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女少尉的荒原轶事

作者:858changshan   创建时间:2021-02-02 22:50   阅读量:22715   推荐数:1   总鲜花数:5赠送列表   字数:5598

IMG_20210202_220001.jpg

                   女少尉的荒原轶事(小说)

作者 关长山

 

摘要:历史的车轮到了2014年,陈闭月这当年的女少尉军官,走过了沧桑的岁月,已经是快90高龄的人了。十年浩劫中含泪安葬了走资派丈夫王院长,为了尚未出嫁的哑女儿,她顽强地走过来了。改革开放后,她妹妹的孩子从南洋来到北大荒看望她。让她去南洋,她不去;给她留下钱她不要,全部捐献给学校。


   序言
   陈闭月是来农场很少的转业官兵中的一员。她满腔热情从南洋回国,投身到抗日救亡之中。曾浴血战场,担任过部队文化教员、文工团员、俄文翻译官、卫生员等职务,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被授予少尉军衔。一九五八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同战友们一起来到农场,投身到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行列中。来农场后,担任过医院护士、学校教师、教务主任、校长等职。下放当过炊事员、农工。农垦局第二次反右中被打成右派,在右派队劳动改造。十年浩劫中被扣“里通外国”的罪名蹲过“牛棚”……她一生坎坷,历尽沧桑,但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悔,以她那顽强的意志,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一)夫妻卫生所
   一九五七年三四月间,年轻的女少尉军官陈闭月,同丈夫卫生队中尉队长王妙手,在密山火车站参加完王震将军召开的,“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誓师大会”后,便准备徒步急行军同战友们一起,奔赴目的地……江边农场。这时,她听到丈夫的叫声:“闭月!你不要随部队出发了,卫生队还有一些药品和器材,需要用汽车运。你就留下归拢医疗用品和药物,押运咱卫生队的全部家当,随车一起到江边农场吧。”

  “是!服从命令。”

  陈闭月押送医疗器具和药品,一路颠簸到所谓的江边农场已经是后半夜,匆忙间被已经先到的战友们把她的行军背包,放进“卫生所”——一排大马架子隔出的窄小的一间。一张行军床无处可摆,她只好把器械箱腾出地方放平,权当自己的卧榻,倒头便睡。

     一觉醒来,她想熟悉一下坏境,便走出马架子。举目茫茫荒草,飒飒春风料峭,她打了个冷战。这就是江边农场?回头一看,“江边农场桦林分场卫生所”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木牌,就戳在自己住的马架子边。看那熟悉的笔体是自己丈夫王妙手的杰作,不由得笑了:“好个桦林分场卫生所!你还不如写桦林战地医院呢……”

   

     “快!赶快准备手术!有位战士行军中,帮助后勤推车,结果被车轮轧了一下,腿可能碰骨折了。必须马上手术!”卫生队中尉队长、自己的丈夫王妙手,与几位战士抬着一人,边簇拥前来边大声地命令陈闭月。
  

     “是!”陈闭月毫不犹豫地答道,可是心里在叫苦:“我的天,这可怎么手术哇?一切还都没有安排,可怎么办呐?”她眼珠一转,目光落在后面涌来的几个战士身上,“小张、小赵、牛班长!赶快带领人到卫生所找出帐篷,立刻在房东边搭起帐篷,安排手术器械,准备手术!越快越好……”说完进屋动手忙碌起来。

  很快,一切准备就绪,队长王妙手亲自主刀,陈闭月当助手,这桦林卫生所的第一例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和成功。然而队长夫妇却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二人相对一笑,刚要吃早饭,又来了几个战士要看病,只好继续工作……

  桦林卫生所就这样开始了工作。可是这卫生所只有所长兼医生王妙手,卫生员兼护士陈闭月夫妻二人,所以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夫妻卫生所”。
   
   (二)迟来的右派帽子
   各路人马陆续进入荒原,初具框架的桦林分场已经开始边开荒边建设。艰苦的条件与繁忙的工作,使伤病员越来越多,夫妻卫生所地忙碌更是可想而知了。根据实际需要,从各连队转业官兵中抽调一些医护人员,从仅有的几个老乡村屯,招募了几名姑娘当护士。渐渐使卫生所也初具规模了。

  陈闭月被任命为护士长,并承担起向新来的医护人员传授治病救人,护理病人的理论知识等教学工作。同时在他们夫妻地带领下,带领卫生所全体,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开始了边建设边治病地建设卫生所病房的任务。这样一来,那些有伤病官兵及垦荒人员,免不了也要投入到建设中。为此,抱怨与牢骚话多了起来。

  那是五八年中秋节的晚上,护士长陈闭月和几名医务人员,病号战士吃完晚饭出去赏月。皓月当空的好天气,老郭眼望明月说:“每人带上仅有的一块月饼吧!”


     有位战士说:“我还有一瓶酒也带上。”


     大家走到卫生所的菜地头坐下聊天赏月。在自己种的菜地里找了两个西瓜,借着月光吃着月饼,啃着西瓜,喝着小酒,海口天空地聊天。

  说着说着,老郭的脸色黯淡了。

  护士长陈闭月问他:“怎么了?”

  他说:“好几年没回家了,不知道老妈身体怎样了?我的小儿子都七八岁了,还没有见过我这当爸爸的呢。”

  陈闭月被这话触动了心事附和着说:“我的妹妹不知在南洋怎么样了?家里还有老爸,不知他身体可好?我回国参加革命六七年了,他们音信皆无。”

  “唉!我们这些当兵的,背井离乡又来到北大荒,这是为了啥呢?”老郭感叹地又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当兵这么多年没有回过家,如今又在这里过中秋节,真有意思……”

  排长老王说:“我也是当兵的,既然是这样,咱们应该留下点什么吧!我们三人文化都不高。这样吧,护士长!你回去把咱在北大荒的心情写出来。……今天天气这么好,月亮这么圆,一边赏月,一边思念家乡,父母、妻子、儿女,和亲人却难得相见哪!”

  回到卫生所,大家又凑到一起,陈闭月把写好的初稿念给他们听。

  从军数载来边疆,
  披星戴月战大荒;
  边关佳节空孤寂,
  思念亲人梦家乡。

  哪里想到就这样的打油诗,在桦林分场传开了。一追查这消极情绪地来源,竟是南洋归国华侨,卫生所护士长陈闭月地杰作。马上撤销了护士长职务,扣上优派帽子,送右派队接受检查和改造。
  

  (三)难以忘怀地“检查”

  提起北大荒垦荒之初的第二次反右,那是在第一次全国大规模反右结束后的特殊情况下,农垦局开展的小规模的思想改造过程。尽管部署无情地斗争,但是当年大跃进似地垦荒,抗涝抢播中,“争先进、插黑旗、拔白旗、放卫星……”等等口号,使浮夸之风甚嚣垦荒之中。垦荒战士发牢骚、讲怪话,抒发情绪之时说过头话,为此被送进设在小溪山的右派队。护士长陈闭月就是在这时进了右派队。

  右派们除了参加繁重的工作之外,还有提高认识的无休止地写检查。年轻的陈闭月能服气吗?我们看看她当年的检查交代,便知其心了。我是归国华侨,为了参加抗日救国,我归国后,参加过学生救亡运动;曾在国民党军队中参加过抗战;1950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8年春转业来到北大荒的。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中,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在军队工作的八年。特别是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原因,我曾幸运地先后看到过四位开国元勋。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尤其是对我地教导令我终身难忘。

19513月,我被调到华北军区司令部俄文训练队学习俄语,一年后我们全体学员,被转到大连中国人民解放军俄文专科学校继续学习。

  于1953年毕业,我与其他六人被分到武汉军区高级军械技术学校翻译室工作。学校设有重武器系、轻武器系、火弹系、战术系。任务是培养住兵工厂的军事代表、师、团里的修配所领导。学员是从部队挑选的30岁以下的营级干部,头两年学文化,后两年学军事专业。

  我们到校后没过几天,就先后来了四位苏联军事专家,一位是校长顾问、少将。另三位是上校,分别是重武器系、轻武器系、火弹系专家。我与另一位同志专门给轻武器系的前苏联专家当翻译。

1955年夏末,我们的第一批学员快毕业时,一天上午校长说:“今天下午有中央领导来检查工作,下午上班时在办公楼下等候迎接。下午校领导和苏联专家都在楼前等候。一会儿几辆小车开进学校,一直开到楼前,从车上下来的,竟然是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大家都很惊喜。彭部长热情地同校领导和专家握手。他没进大楼休息,要校领导、专家马上领他去各系各教室视察。我们大家都理解,部长太忙了,他是要抓紧时间工作。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位开国元勋。

1956年春,我被调到武汉军区第一招待所任翻译。招待所里有两栋楼,外宾大楼和红楼。两楼之间有小花园和西餐厅,厅内有乒乓球室和台球室。红楼前有篮球场,周围有小礼堂、中餐厅、小卖部。在武汉军区工作的专家都住在外宾楼,休息日军区首长常来此居住,来往的军队高级首长和专家也住此楼。所里的工作人员及家属,首长的随从人员都住红楼。办公室也在红楼,我因工作原因,办公室和住宿都在外宾楼。我到招待所不久,有一天上午9点多钟,我有事去红楼路过小花园时,看见一位首长身穿退了色的旧军服,手拄拐杖在花园里散步,身旁有位头发有点花白的短发女同志陪同(大概是首长的夫人),他们亲切的交谈着。有个佩戴上校军衔的军官,在他们身后跟着,我想大概是首长的秘书。秘书都是上校,这位首长可能是个很大的官。我仔细一看,觉得面熟,好像在那儿见过。我猛然想起了解放军报和解放军画报上登的十名元帅的像片。我认出来了,他是罗荣桓元帅。我很惊喜又看到了一位元帅,这是我看到的第二位开国元勋。同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二楼走廊里我很激动地见到了陈毅元帅,这是我看到的第三位开国元勋。

1957春节后,一天下午陈再道司令员到我办公室,要我通知专家们晚上三楼小舞厅有舞会。他告诉我叶剑英元帅来了,叶帅喜欢跳舞。晚上8点舞会开始了,舞曲是军区文工团小乐队演奏的,舞伴有文工团员和医院的护士。过了一会儿,陈司令员陪着叶帅来到舞厅,司令员让我请叶剑英元帅跳舞。虽然我见到的世面不少,但真的与心目中崇拜的开国元勋接触还是第一次,心里还是胆怵。跳舞时叶帅温和地用俄语问我:“你是翻译吗”?我点头回答“是。”他接着说:“我心脏不好,可以跳慢点儿。”他一边与我跳舞,一边不断地与我攀谈,问我“在哪儿学的俄语”,我说“1951年到1953年,在大连解放军俄文专科学校学习的,翻译工作我还不熟。”他语重心长地说:“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会有进步的。”叶帅的关心和鼓励,使我很感动,正是他平易近人的风范深深地感染了我,不知不觉中我不再胆怵了,一支舞曲也结束了。我为了让更多的战友分享这一幸福,我又介绍一位文工团的同志与他接着跳舞。9点半以后,陈司令员陪着叶帅离开舞厅。晚上我很长时间都不能入睡,首长关心鼓励的话语总在耳边响起,他是我亲自接触到的第四位开国元勋。

  “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叶帅对我地教导,让我终生铭记,伴我到如今。我时常想,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有机会见到这些伟人并聆听他们的教导是因为党送我学习,是党把我培养成为一名俄文翻译,又将我安排到那么重要地工作岗位上。我由衷地感谢党,感谢部队。如果说我这一辈子做了什么大事,也就是两件:一件是部队的八年,特别是当俄文翻译;一件是到农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我无怨无悔。至于我写的打油诗,说我有小资产阶级情调我承认。但是我归国后时常思念家乡有什么错?和我双胞胎妹妹陈羞花还远在南洋。亲人姐妹不能相见这是我终生的遗憾……

  这就是当年一个右派的所谓检查,又错在哪里呢?我们不难看出她地爱国之心哪!
   
   (四)戴罪立功
   小溪山右派队不光有转业官兵,还有戴罪改造的劳改分子。其中不乏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和文学艺术界的名人。当年王震将军是农垦部部长,他重视人才,善待这些人。指示农垦各级领导,对这些人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用其长,发挥其才能,为其创造重新做人的机会。

  江边农场在日益壮大中,不少新生儿童到了入学年龄。农场必须创办学校,场党委毅然大胆决定:启用陈闭月等知识界的名人担任学校的老师。

  陈闭月等人明白,在当时的政治气候条件下,农场党委敢于把培养接班人的重任交给自己,这是什么样的胸怀和恩德?不把北大荒的教育事业搞好,不把北大荒的第二代培养成对党、对祖国有用地接班人,我们还是人吗?对得起农场对自己地信任吗?所以陈闭月等人呕心沥血教育下一代,克服困难育新苗,不但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还创办了北大荒少年艺校,培养出不少艺术新苗。

  当时陈闭月与几位北京京剧团演员一起,创建了北大荒第一支“儿童京剧团”,通过演出,这支京剧团名声传到北京。王震将军把儿童京剧团请到北京,并陪同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同观看孩子们地演出。受到周总理等领导人地称赞。

  后来这支京剧团的孩子们,不少成了国家文艺界的骨干力量。陈闭月等人也立功被摘掉右派帽子,并担任了学校校长等职务,继续为农场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就在陈闭月校长有第一个女儿时,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降临在全国人民头上,北大荒更不例外,吃不饱,饿肚皮,对孩子来说更是可怜。尽管父母省吃俭用,可是由于营养的缺乏,她的女儿王边梅仍然是皮包骨,并且得了肺炎。已经是医院院长的王妙手,面对女儿的病因医药缺乏,只好用链霉素消炎治疗,终于把女儿救活了,可是女儿王边梅却落下了聋哑病,成了终生残疾的聋哑人。

  身为医院院长的王妙手救活了多少病人,却把自己的女儿治残了,这是何等悲哀!身为多才多艺的女校长陈闭月,培养了多少祖国的未来?护理过多少伤病员?可是自己的女儿却成了残疾人陪伴自己,其中之苦向谁去诉?
   
   尾声
   历史的车轮到了2014年,陈闭月这当年的女少尉军官,走过了沧桑的岁月,已经是快90高龄的人了。十年浩劫中含泪安葬了走资派丈夫王妙手,为了尚未出嫁的哑女王边梅,她顽强地走过来了。改革开放后,她妹妹的孩子从南洋来到北大荒看望她。让她去南洋,她不去;给她留下钱她不要,全部捐献给学校。

  现在她享受建国前老干部待遇,一切都得到公正的平反昭雪,她满足了。她别无它求,只求她的儿孙们不要再有她的遭遇。她说:“我一生从事了三种职业:翻译、护士和老师。我很热爱我从事的职业,更爱我献身的祖国。”

 

2014年初稿,202121日修改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感谢图片原作者。)

 

【编者按】本文描写的是一位九十岁高龄的女少尉陈闭月。她曾经是一位翻译,后来去了农场做了一名医生。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里,陈闭月克服了种种困难,一心投入到工作当中。由于思念家乡的亲人,她写了一首小诗,因此被定为“右派”。她在检查中把自己对于国家的一腔热血淋漓尽致地泼洒在检查上,让人看得心酸。她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一颗爱党之心,最终为国家培养出了许多人才。陈闭月是令人敬佩的,正如她所说:“我一生从事了三种职业:翻译、护士和老师。我很热爱我从事的职业,更爱我献身的祖国。”美文佳作,推荐文友共赏。【编辑:风铃A】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2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