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阴历的五月,就到了传统的“毒月”。特别是在五月五的端午节,人们除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外,更重要的意愿就是驱毒和辟邪。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榗糕、油糕等等,让一种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在民间,百姓还会在自家的面前悬挂艾叶,一来可以寄托哀思,二来可以驱除蚊虫。在传承下来的这些风俗中,让人间烟火里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在农村,这个时候,不管是爬行动物,还是两栖动物、昆虫等等,都开始活跃起来。因而,为了让小孩不受那些害虫、动物的伤害,人们就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注意起来。其一,在小孩的耳朵上,会点一些雄黄酒 ,防止虫子的钻入;其二,在成年人的身上挂香草包,驱除蚊蝇;其三,在向往的美好生活上,就会给孩子做“五毒”马褂,以示平安、百毒不侵。还有“五毒”肚兜,男女均有,据说穿上可以驱邪解毒。可见,在阴历的五月份,人们在迎接夏日之时,更加注重人身的安全。
说起“五毒”马褂,就是农家妇女或绣制、或剪出的动物图案,缝制在马褂的后背。五种动物分别是:蝎子、蜈蚣、蜘蛛(壁虎)、蛇、蟾蜍等。这正是“五毒”的来历。在民间,认为这些动物的毒性最强,令人生畏。在人们的美好愿望中,如果连着这五种有毒的动物都可以降服,那么今生就平安了。随着气温越来越高,那么这些有毒的动物就越活跃,因而只有时刻警觉起来,才能平安渡过夏日。这个时候,南方生瘴气,而北方有暑气,都会令人们变得焦躁起来,随之体内的毒素就多了起来。
从“五毒”马褂的动物图案看,可以说都是冷血动物,具有极冷的寒毒。记得小时候,我看《西游记》电视剧的时候,这“五毒”的动物几乎都出现了,而且是化作美女的妖怪,兴风作浪。有蜘蛛精、蝎子精、蜈蚣精、蛇精等等,令唐生师徒历尽苦难,才取回真经。小说通过唐僧用慈悲之心去感化这些妖怪,反而被这些妖怪险些吃掉的故事内容向人们说明了对于“五毒”的妖怪不可教化,只有消灭。这些“五毒”之物,无论自己怎样去善待,它们还是会取人的性命。
可见,人们在五毒之月,就做好了生活的应对。在生活中,这些“五毒”之物,只要小心,就可以防范。但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那些具有蛇蝎心肠的人,怎样去应对呢?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到了伊索寓言中,有《农夫和蛇》的故事。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现在,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这让我一下子就回忆起小时候,母亲就会给我的耳朵上点上雄黄酒,腰间挂上香草包,身上穿着“五毒”马褂,希望我平平安安的。在民间的阴历五月,属于禁忌方面的民俗特别多,虽然不能全信,但是会给一个人敲响人生的洁身自好,才是正途。这个时候,心存善念,就能让家庭幸福、夫妻和睦、生活美满,给自己种下人生的善缘。
一个人只有在遵从传统中,才能真正认识到心存良善的好处。只有让自己的心境豁达起来,平静起来,那么生活的纷纷扰扰又能算什么呢?这让我想到了,出自寒山和拾得的对话。寒山云: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因此,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天道自有公论。
在阴历的五月,只要心存敬畏之心,做好自己,那么这些禁忌又算什么呢?人们之所以对“五毒”警示,就是让一个人从内心里树立起,在对待人和做事中,一定要善恶分开,让人生的正气播撒在天地间 。一个人,在平日里,尽量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莫要让“恶念”上心,用平和的人生态度,关照好身边的方方面面。不因挫折而垂头丧气,不因欣喜而忘乎所以,这才是不受“五毒”攻心的良方。
面对阴历的红五月,夏收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主题。望着天地间风吹麦浪,翻滚出金色,让农人的脸上,露出了丰收在望的笑容。可是,在这个时候,也是极端天气的高发期。因而,人们把夏收称为“龙口夺食”的日子。比如:在昨天,我们这里就出现了下冰雹的天气,让有的农人得不偿失,眼看着将要收获的粮食被毁了。这时候,就充分验证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是也别心存怨气,否则就会毒火攻心。
其实,在传统的文化观念中,中国人善于用“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论证自然的一切事物。在“五毒”的动物中,虽然这些动物具有很强的毒性,但是也是解毒、疗伤、消炎、治疮的良药。在中药中,蛇毒可以解毒,蛇胆可以治咳嗽,蛇蜕可以化瘀等等,还有蜈蚣、蝎子、蟾衣等,都是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良药。这正是中国人的智慧之处,物极必反,相生相克。因此,科学地看待一切,就没有解不了的“毒”。
五毒之月,是中国人根据自然的变化,总结出的生活智慧。当一个人学会善待生命,遵从自然,那么就会在相应的时节调整好自己。不管是人为的、还是自然发生的,只要正确面对,直面出击,就会将那些所谓的毒气、毒火、毒物,一一化解,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此时,大家可以翻翻黄历,正确面对里面的禁忌,不要迷信,不要害怕,做出自己科学的判断。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