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作者:zhouxiuyun
妙眉儿所在的台二村再往东几步,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戏班子。他们每月初一总在戏台上给附近的各村唱戏。开唱时那敲锣打鼓的音乐声顺着乡间的风忽忽悠悠吹了十几里,总是勾得小妙眉儿心里痒痒的。
从台儿村妙眉儿的家到常设的戏台子,横贯了一条不知被多少人踏过的青石路。路很短,妙眉儿那双穿着绣花鞋的小脚在这路上走过千万次。开始是为了看戏,后来是为了唱戏。
妙眉儿七岁开始和戏班子里的师傅学艺,她喜欢京剧,自然也爱学。早上三四点村里还没几个醒着的,而妙眉儿已经利落地起床练习吊嗓了,为了不打扰乡亲,她就去那条青石路上。太阳从黑夜里渗出一线熹微的晨光,照得她心里暖洋洋的。
她唱的是旦角,贵妃醉酒是她练的第一出戏。“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每当妙眉儿摇头晃脑咿咿呀呀,这词里的每个音节就从她舌尖滚了一圈,恋恋不舍地,再从喉咙里鲜明而有力的发出。她乐在其中。
日子就飘忽地这么过去,小妙眉儿也终于长成一个颇有些窈窕的少女了。
她十五岁时,师傅终于给了她上台的机会。
那天她比往常更早早地起了,去戏班子里点妆,描眉。脂粉在那张还未长开的清丽小脸上厚厚的抹了一层又一层,鲜艳的朱砂色在唇瓣上浸染开来。师傅为她绾发,手指捋过几缕青丝,絮絮叨叨的,又颇为郑重的叮嘱了很多,好像眼看着游子出门的父母,想说的话怎么也说不完。
师傅把一支流佩叮当的金簪插在她的发髻上,语气殷切地告诫: “这老祖宗的东西…你从这戏台子上得从十七唱到七十,你不能忘,也不能让观众忘了这国粹。”
妙眉儿于是就顺着这青石路向戏台子走,绣花鞋软软地落在那被岁月洗刷了无数次的青石上。
她瞄着那青石路边一线天空蓦然腾起的光亮,就仿佛一位熟悉的好友在为她送行。
来帮忙的师兄刘四爷扶着妙眉儿,也突悉她那眼波里流转开的妩媚和芳华浑然天成,让人怎么就也移不开眼。
路很短,不长。顺着路,妙眉儿远远地能瞅见尽头熙攘的人群簇拥着戏台子,那是为了京剧准备的舞台。
可如今,听戏早已不再是村民的日常,在那戏台子上唱戏也不是妙眉儿的日常了。
妙眉儿老了。就算是当年再怎么风华绝代的名旦,也终究有老去的一天。可是她还是不能安心地在家里享福,因为村庄被开发商买下来建设特别度假村了,那条青石路就要夷平,戏台子也要被拆掉。
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妙眉儿去看的时候青石路已经有一半的石子被挖走了。她抚摸着那一个个突兀而不协调的小洞,一声又连着一声叹息。
顺着青石路,她去探望曾经的师兄刘四爷。师兄老了,眉眼间再不复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身体情况也每况愈下,甚至都不怎么能出门走动了。
可他跟妙眉儿谈起戏的时候,眼里的光那么亮,一如往昔。
妙眉儿顺着青石路回家。她曾经踩过无数遍的,凹凸不平的小路,如今也只有顺着边走的资格。
可对妙眉儿而言,她在戏台子上第一次给大家唱戏的日子鲜明仿佛昨日。她记着自己体态轻盈的甩袖,在空气里层层叠叠铺开丝绸。启唇,歌声遽发,清理婉转似黄莺初啼,如怨如诉似乌鹊夜哭。
一声凭空起,歌起百人和。
可那终究是以前的光景,伴随着电视网络深入到如今的小村,村里人的娱乐方式也丰富了起来。听戏就显得鸡肋无味了。戏班子也走了下坡路,一年不如一年。
又过了半个月,就算妙眉儿竭力与开发商协商。可拆掉戏台子的事最终还是尘埃落定了。
戏台子的现任旦角是妙眉儿的徒弟,握着她的手,身体不住地颤抖,又掩盖不了一声声的泣音。
“师傅对不起…”
“您当年告诉我这是老祖宗的东西,可是这传统文化的路,怎么就越走越窄了呢?”
清晨,妙眉儿梳妆,描眉,试了试因多年未唱已有些低哑的嗓子。
她在那条青石路上走。说是青石路,可它已经被修得平平整整。戏台子明天也就要被拆,她要在这唱了一辈子的戏台子上,做一次最后的演出。
脚下不复以前那样颠簸,以前她总埋怨这路硌脚。如今平了,她却又觉着这路上有什么东西,硌得她心里疼。
到了戏台。台下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还都是老人。妙眉儿细细打量,果不其然都是熟悉的面孔。
她登上台子,一如既往。
刘四爷拾掇了个小凳子早早地坐着。今天天不晴,下着朦胧的小雨。刘四爷在小雨里打着伞,表情肃穆庄重,就如送别一位年迈的故友。
他们心里都是无奈的,也是伤痛的。青石路被夷平了,京剧的路难道也只能在此断流?
戏终。老人们竭力挺直佝偻的背,站起身,掌声虽然稀薄,却经久不息。
突然。妙眉儿看见一道在老人中格格不入的身影。距戏台不远处,青石路的尽头,一个看起来才七八岁的少女,小脸激动得红扑扑的,用不大点的小手拼命鼓着掌。小雨打湿了她长长的睫毛,宛如两只沾了水的蝴蝶。
她眼里闪动的,是名为憧憬的光亮。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以便删除
共 5 条评论
拜读老师美文,期待精彩不断。
冬祺笔丰,遥祝好!
秀云老师晚好吉祥,能否加过扣扣来,我扣扣1440487172
佳作欣赏,为精彩的文笔点赞
欣赏这篇小说佳作,结尾埋下伏笔,支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