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家乡 探秘寻踪 ——
观阳故城 与 三个半城 (历史文物-随笔)
作者:米粒满仓 / (山东烟台)尹宪辉 撰文/摄影
引子:在山东省烟台市地域内,有三个
半城村,有过两个观阳故城……您听说过吗?
【提要】:本文的最大成果 / 发现在于:历史上首次确定,牟平半城观阳城二次建城的废止时间为隋唐换代之交的公元618年,首次建城之始为战国而非西汉。深入分析论证、彻底厘清了牟平半城观阳城的历史脉络轨迹、及其三番建城、置县、设州或立郡的起始终止年限;细致研究考证了牟平、海阳两个观阳城的历史渊源、断代、前后数度我建你废、此起彼伏先后传承的路线图,相互绞缠的历史缘由及复杂的沿革关系;并兼而考证牟平县城、海阳长广城与前述两城之相关部分的史实;论证澄清一些误说、谣传。本文总共考证、分析、研究了——四座故城。
一 、 返 乡 寻 古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草木复甦。置身绿意初现、麦苗青葱的原野,令人心旷神怡。2015年4月5日这天,从遥远的异地归乡,信步踏上故土,祭拜祖上故人;并专程探觅、拜谒了观阳故城遗址;还顺带概略浏览一遍三个半城村的新颜旧貌、看望了近40年未再涉足的母校初中和小学校园。
观阳故城遗址,属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境内,位于牟平城西南约120华里的半城村,坐落在美丽的观阳河畔,东岸。
世事沧桑,恍若梦幻;不觉,一晃已到老年。屈指算来不禁大吃一惊:竟然已有40多年不见故城石碑了。不知现在还有没有?若有,具体位置在哪儿?这涉及到我去不去探访,以及去了能否找到?故此行前,仔细筹划论证做了精心准备,翻来覆去回忆考虑猜测;且专门为此询问过父亲兄妹。但大家都说不准,因他们和我差不多:这些年,故乡倒是回去过,却没看见、也没去参拜古碑。年年的回乡祭祖,没事一般也不进村里。如今回忆,小时候10岁前后,偶然遇见过一两次城碑,在心里从没把她当回事,碑文也从未正经读过、也没发现背面还有碑文。那时还不到对文物古迹感兴趣的年龄。只记得好像是在东半城村东旷野里,具体方位早已没什么印象。更何况,村庄、田地、乡路、稼禾,凡此种种时时在变,无不扰乱遮掩着我们的视线。
如今,怀着对家乡和故城的眷恋、深情与热望,背负对故城的愧疚之情,独自一人朝圣般地,沿着西半城村南的田间小路或荒野,向东一路寻踪觅迹。依据事先老乡的导引、粗略指向,中途又几经问询,加之凭借少时的记忆,像个归来的浪子、赤子般“流浪”。四月的阳光朗照下的田园已有些郁热。因当天要连夜赶回来,时间紧迫迅急奔波,白天一直是大汗淋漓、尘土满身。在旷野里马不停蹄寻觅近三小时。幸好树木有枝无叶,还算没费太大周折,终于在东半城村南部一片无边的果树林里,较顺利地找到掩映其间比果树低矮的石碑。
莅临碑前。我穿行、躲闪着果树枝杈,专注地环视古碑,绕行数周、反复观摩、频频拍照。用心揣想脚下的城池古迹;远隔着千古时空,举目遥望那2200年前的城廓。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唉,历史已去,旧城不再。顿觉天地悠悠、沧海桑田、时光的匆匆与无情!一座城都可以默默隐去、无声无迹;更何况一草一木;人与草芥,又能有多大分别呢?
二 、 民 间 传 说
在山东烟台牟平区观水镇,有三个半城村:东半城,后半城,以及我的家乡——西半城。
多少年来,关于三个半城和观阳故城有多种传说。这些不同版本,似乎古来有之。
【传说一:
在我们当地,一直有个民间传说:很早的时候,要在这里建一座县城。但是,城建到一半,因故停工——半个城也。关于城未建完的原因,有个流传较广的说法:相传彼时,准备建城时,现今牟平城的当时的居民,闻知半城这里要建县城,便到有关治辖衙门去造访申告争抢,希望把县城建在他们那里。我们这儿的前辈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不肯相让,双方便起了纷争、相持不下。这时,不知是哪级衙门或是什么高人出了个怪点子:称量两地泥土的比重。哪里土重就在哪里建城。结果,牟平城处的土重。于是,县城(牟平)就建在现今的位置。
该传说还有个“豹尾”:说当年的牟平城地居民,在土样中掺进了铁砂、石块,不是纯净的泥土。耍了小聪明才夺得在家门口建城的机会。该传说中,出场的人物还有个从南方来的县太爷胡大老爷,由他主持筹建观阳城云云。至于这一切的真假,究竟有无这位胡老爷,他来自何方,土样的真伪、及其孰轻孰重等等,今日均已无法查考,正式书面史料亦无相关记载。也只好当传说听听。
这个说法似乎不足为信,至少不可全信。虽有一定道理,有部分合理性。却也瑕疵毕露。因为既然城建到一半,不可能再由于异地的人前来相争,便轻易变更。毕竟是一座城市,远不是一栋楼、一间茅草棚那么简单,说停就停。退一步说,如果是刚开始建城时,就有人来相争,固然容易变更,改变后损失也不会太大,但与现时的遗址遗存又不相符。
【传说二:
另有个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在当地一直广为流传。小时候,我的爷爷尹德胜和父亲尹鸿德,都曾多次讲过。那时的我们只是当老故事来听,仿佛与己无关,也没去细究真伪。
故事说的是:老辈子,在我们村这里要建一座县城。城盖着盖着,有一面城墙就突然倒了。墙倒之后,从城墙的地下窜出个大铁狗,铁狗还很不老实,到处乱咬乱跑,且一个劲嚎叫、边跑边吠,朝我村的北偏西方向跑去。后来一气跑到烟台市栖霞县的铁口乡驻地,钻进了地下。这是所谓半城倒、铁狗咬的说法。
并说,铁口的名称,也是据此而来,但因名曰“铁狗”不好听、有些不雅,就取其谐音“铁口”命名该地。按今人的思维、看法,此说演绎成份较浓,真假难辨。也不知该不该相信。
这个传说,另有一个版本:说是当初建城挖地基壕沟时,挖着挖着突然挖出个铁狗,铁狗上窜下跳,跑到栖霞县铁口乡……云云。该说法可信度较低。因为照此说来,正在挖地基,城还没垒砖瓦,那么与现存的遗址史实、出土文物不符、有些抵触,基本可以排除。
【传说三:
该传说与传说二有部分相近。是我父亲最近回忆的:说是古时候,有那么一年夏天,晴天白日间,突然就乌云骤起黑云压城、电闪雷鸣大雨瓢泼,不一会儿观阳河便洪水泛滥。远望浑浊如土的滚滚洪流汹涌澎湃。突然,河中猛地窜出一只铁狗,从西南方飞也似地狂奔到观阳城边,面朝在建之城发出汪汪汪三声震天狂吠。惊天动地的恐怖场面出现了:只见盖到半截的建筑、城墙应声摇晃哆嗦起来,在震耳欲聋的巨响中轰然垮塌、毁于瞬间。就像一场大地震。继而,这个千古罪魁之铁狗,却没事一般撒欢窜跳,朝北边的铁口方向飞奔而去……令人不解的是,这场暴风雨很快就停了。那些浓云怎么说来就来说去就去、神乎其神的,简直像是神仙或魔怪搬来的。一切都仿佛为袭击故城而发动的一场天地神界的专门行动。
那么,这座城究竟怎么回事?观阳城与牟平县城有何瓜葛、到底有无关联?是否真如传言,观阳城半截停工又去建牟平县城?民间对此有各种说法、猜测,似都有点道理,又好像皆未尽然。
我倒宁愿相信,一定是其他的、重大的变故或事由,致使故城建设半途而废。
这林林总总的民间传说或神话、志怪、口头演绎,究竟是否真实?当初有无确凿凭据呢?
带着这些问号,我一头扎进古书堆。
打开一卷卷浩繁典籍、史志……
三 、 拜 谒 故 城
说是观阳故城遗址,其实,现在从地面可见范围内,已经看不到什么遗址。地面以上硕果仅存的是一尊古朴苍劲的大理石碑。当年的城池,从战国时代至今,历经2200多年沧桑,早日被尘封在深深的黄土地下面。而今,此刻,现场看看想想,眼见从故城遗址之上长出的荒草庄禾、无际的林木;而植物脚下、树根之下,却是2000年前的故城池,着实令人觉得苍凉、空旷而悲怆。
我用手轻轻抚摸石碑。古碑像是故城的载体、化身,远隔着千年光阴,故城似在与我无声对视,默默对我诉说她的心声,那些积郁千年无以宣泄的悄悄话。我侧耳临碑,细听碑体内有否传来2200年前的古老韵律市声、汩汩流淌的时光影音?四月的和风与树枝,轻柔地弹拨演奏着时间、空间,似乎捎来了故城的往日讯息、远古生命虚无飘渺的仪容……
凝神端详碑碣,原本石质略有斑点暗纹的大理石碑身,雄浑厚重、肃穆沉雄,像一位古代武士傲然挺立。似乎仍在不断散发遥远的古风。向今人、苍穹源源不断地讲述苍老陈旧的发黄的往事,恰如其遍布斑点、污迹、疤痕的碑体。由于年代久远等诸原因,石碑已向北侧明显倾斜;正反两面的碑额处,都糊着一层或暗灰或棕红或暗绿色等疑似苔藓或锈迹,斑斑驳驳更显古旧,愈发昭示她的年迈。地面以上看不到碑基座,不知地下有否。据现场目测,碑体裸露地面以上部分尺寸,约高165厘米(1.65米)、宽60厘米、厚16厘米。石碑正面(向西),用古朴典雅而圆润的篆体镌刻着“观阳故城”四个大字,凹文,自上而下竖排,观阳二字为古色古香的繁体字(见图片一)。左侧署注牟平县志会公立,右侧落款民国二十四年八月①穀旦②。”[注:民国(1912-1949)。①即县志会于1936年 8月立碑。②穀旦:好日,吉利的日子]
故碑背面向东,有详细的碑记,镌刻着故城的古今沿革等有关信息资料。由于天长日久风剥雨蚀,又遭逢“文革”十年动乱的蹉跎岁月,致现存城碑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据父亲新近回忆,该碑曾几经迁移。最初位于东半城村东北方,即后半城村南边,在半城至观水镇东西向旧路的北侧;文革期间,曾被挖出过一段时间,后来不知去向;以后,石碑在半城至观水旧路南侧大约100米处再现,即东半城村东偏南田里,或曰东半城东南方位置;据我此次实地考察,现在的位置又向南边移动了大约100米,完全移到东半城村东侧的南边了,而且同时,东半城村的民居也向东边、南边拓展不少。现在想象,城碑历经近百年、许多政治运动,虽然遍体鳞伤,如今还能完整存活于世,似乎也很不容易。万幸没有殒命、丢失。依然孤単地厮守、陪伴着地下故城。
至今,半城村民在耕作中,有时还能掘出古砖、瓦砾、陶罐、陶片、古币、及一些(据判断可能是)古代的简易工具等。我村以前修挖水渠时,曾在村南远处的塔下面,挖出一些长约一米的大型土砖。村人从其出土位置和砖的规格估计,大概是故城的城墙用砖,并进而判断那里也许就是城墙的旧址位置,有可能是故城的南城墙。可惜那些古砖也许早已遗失,没人妥善保管、收藏。
据烟台市牟平县“千年古县申报材料”记载:“观阳故城遗址,位于牟平区观水镇东半城村东开阔地(现已“跑”到村南边)。据民国24年(1936年)版《牟平县志》:‘观阳汉县,历代废置不常,唐后始不复置’‘隋朝筑城甫半而国变,工程未完,故名半城’。遗址呈矩形,纵长横窄,建筑总面积为40万平方米。出土的文物有灰陶豆、灰陶罐、子母口砖、筒瓦、铁犁、刀币、五珠、陶印等。经(烟台)地(区)、(牟平)县文化部门多次调查、各级文物部门与专家数度考察、论证,发现了城垣基址。故城遗址有文化堆积,从暴露的文化层看,上层为汉代层,下层为战国层。遗址保存较好。1976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所谓纵长横窄,好像有误。似与下段所言实地考证的东西长、南北窄相抵触(括号及其内文字,为本作者所加)。
另据《烟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20最新确认:“观阳故城遗址,是战国至汉代,位于牟平区观水镇东半城村南及西半城村。范围是:东至西半城村村碑东1020米,西至西半城村村碑西80米,南至西半城村南大道南侧,北至东半城村北80米,东西长1100米,南北宽1000米,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请注意,这里所谓的范围,是指故城占地面积,并非城池的建筑面积。
笔者揣摩:城区的总面积110万平方米,以2200年前当时的眼光看,应当认为这是一座相当宏伟、巨大的城市。其规模完全不在各地现存的许多故城之下,比如咱们山东著名的故国、“大国”:鲁国(曲阜)、齐国(淄博临淄)等故城。
观阳故城遗址,现为“烟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5月20日批准,并正式公布。2012年4月18日在西半城村南口专门立碑公示(见图片二)。
另外,经国家民政部、国务院批准,烟台市的牟平区等4个县市区被列入国家“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其中距今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观阳故城,对牟平的当选功不可没,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 碑 文 解 析
观阳故城石碑,碑阴有具体详细的碑文。讲述了许多古老的信息故事。值得一读。全文如下:
“观阳,汉县③也。历代废置不常。唐后,处④不复置其故城。有谓,在今海阳废城者;有谓在今(牟平)县境内半城者。查汉书胶东国有观阳县,应劭曰:在观水之阳;又北魏地形志观阳下注云:有观阳城是汉(牟平)观阳。至北魏时,已成故城,其徙治可知。又隋地理志观阳下注云:开皇十六年,分置牟州,大业初州废。今半城村,在观阳河之阳,地面宽平,隐隐有城式。又掘地常有古砖、古钱发现,其为观阳故城无疑。由汉至隋,观阳城原不止一处。半城必居一。于此特建碑以志之。牟平县志总纂于清泮撰(文),观阳后学乐汝瀛书(写),石工李金明镌(刻)。”
读着碑铭,欣赏规正标准的楷书,笔者不禁肃然起敬。在心里由衷赞赏书法的匀称精妙,雕刻师高超过人的技艺。可谓精美至极、令人叹为观止(见图片三)。
【注一:碑文的标点符号,为本作者酌情分句加注,原无标点。原文多旧繁体字,此段已全部转化为简体中文。【圆括号及其内文字,为本作者所加,是为注释说明、以利阅读通顺、易于理解——本意完全出于尊重原作原文。之前、以下均同。
【注二:鉴于碑文的一般规范、常规要求,其文字叙述自然有些简陋、难懂。尤其,该碑立于民国时期,用的是今人不甚易解的“民国白话文”;且至今已历近百年;加之古时地名、行政区划名称、山水等诸般物事的嬗变;许多物事也与今天的对不上号;还有语言文字的演进优化等。可能致使不少读者无法准确、轻松地精解其意,故有必要在此“翻译”注解成通俗易懂的“当代白话文”:
观阳故城,属于现今的牟平县。(唐朝以后的)历朝历代废止、弃置不用。唐朝(公元618-907)以后,这里开始不(设置)是城市。有一种说法:(观阳城)是(在)今天的海阳县废城。另有一说:(观阳城)于现在的牟平县境内的半城村。查阅《汉书》知,在“胶东国”有观阳县,应劭先生说:(观阳县城)在观水(河)的东边;又见《北魏(朝)地形志》“观阳”条目下注明:有观阳城,是(现在的)牟平县属观阳城。至北魏朝(公元386-534)时,已成故城(废弃的城),从其迁徙行政治辖机构(至别处)可知。又有《隋(朝)地理志》“观阳”条目下说明:(隋朝)开皇(公元581-601)十六年即公元597年,新分置设立牟州,至(隋朝)大业(公元605-617)初年,即公元605年后不久,牟州废除。今天的半城村,在观阳河之东岸,地面宽平,隐隐有城市的形貌。又掘地常有古砖、古钱发现,判定其为观阳故城无疑。由汉朝(含东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20)至隋朝(公元581-618),观阳城原来不止一处。位于牟平县半城村的观阳故城必居其一。在此特建碑以志之。牟平县志的总编著者于清泮先生撰文,观阳后学乐汝瀛先生书写(字模板),金石刻工李金明先生镌刻。
【注释:注③,汉县,即今牟平县。注④,此处一字很模糊、难以辨识,研考残留部分字形似是“处”字。查遍县志及有关资料,均无从比对核实。经本人多方找寻石碑后面的碑文,至今未见有其书面记载。联系前后文反复分析理解,判断应为“处”字。也正因此决定:本文将碑铭在此全文辑录,并作详细注解,权作建立一份纸面档案。作为一个史料,有意专门保护之。以资纪念。
我想,万一,石碑有朝一日意外被毁,可能大家都不知碑文内容了。若再立碑还得重写碑文。
另外,石碑反面遭多处破坏,有明显硬器敲击、斧凿痕迹,有许多磨刮纹络、条槽、坑凹等,致多处字迹模糊。我现场辨识半天,眼看不清,又用手指尖沿字迹笔画反复摩挲,期望从当年镌刻字迹的笔画痕迹上辨认,恪尽努力,最后仍有这一“处”字无法识别。
上述碑文提到胶东国:古时胶东半岛附近,曾有一个诸侯国名曰胶东国。该国大致包括胶东区域,含烟台、牟平、海阳等诸多地区。我们曾是该胶东国的臣民。这应该是现今胶东提法的缘起。
可见,有关部门及专家对遗址的实地考察分析,印证了历代史志、档案资料的记载是正确的:确有故城遗址存在。推定此即牟平观阳故城。这个未完成的城市,确实在历史上存在过。
总之,县志、村志等多种史料档案的文字叙述,民间口头传说,以及专家现场考证等都证明:观阳故城确实存在。大家在此和谐统一,互为佐证。
五 、 观 阳 溯 源
该城为什么叫观阳城呢?这与一条河有关。
请随我一起,沿这条河顺流而上,去远古时代溯源;信步到故城里走一走,在古观水河畔看一看。
观阳溯源在此有八层意思:观水河溯源,观水村溯源,观阳河溯源,观阳城溯源,清阳河溯源,清阳城溯源,夹河溯源,仨半城溯源。
【观水溯源:
观阳河(和清阳河合一),就是现在烟台的夹河。但是,最初,该河既不叫观阳河,也不称夹河。从古时地图可见,远古时代,该河名曰“观水”,观水才是其最初的名字。因故,此后便有了牟平县观水村,在河东岸附近。后来,逐渐才有了青山乡、观水社、观阳乡等名称;再后来,到建国后设乡镇的年代,才命名产生了观水乡、观水镇。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还不会说“河”,未将河字正式用于河流的名称。那时,大小河流统称为“XX水”。如清阳水,芝水,沁水,沂水,丽水,洛水,汉水,湘水,赤水,金水……这个水那个水,枚不胜举、遍地是“水”。
【观阳城溯源:
那么,河与城何干?该城何以称观阳?
后来,到了战国、汉朝,要建观阳城时,自然先要为城起个名字。因为城址选在观水河之阳——河的东面,故名“观”“阳”城。假如,城建在河西边,依此规则便可以称“观阴城”了。
除了西边有观水河;城址东面不远处,还有观阳山(观阳顶),命名观阳城便自然而然了。
您可能已经看出:这里涉及一个原则、公理。古往今来,我国在地理、行政区划的命名方面,有这样一个规则:常以山或水的方位作为定位基准来为其命名。规定,山或河的东面为阳、西面为阴;南边为阳、北边为阴。海则反之,南为阴北为阳(如海阳市在黄海之北)。例如,山的南北面若有两村,依次可谓山阳村、山阴疃;位居河的东西两边的村,可称河阳庄、河阴寨等。
但实际上,观阳城的命名,是依据观水河而来,不是因观阳山而定。因为山河方位在此发生了冲突:以河为凭称观阳;观阳山恰巧在半城观阳城东面,若据山命名只能叫“观阴”。
【观阳河溯源:
那么,既然观阳河就是“观水”,观阳河又是何时由观水改名的?为什么要改名呢?
史料已难以查考,从稍晚些的各时期古地图上看到的观阳河,也不易判断其更名的具体年代。笔者分析,应当是在战国或汉朝之后,在有观阳城后,才由城名来改河名的——这有点反其道而行之的味道。其中的缘由,只有彼时的更名人心里明白。估计,大概是更喜欢“观阳”二字吧?她各方面都比观水要好些。很是符合民众憧憬快乐幸福、祈求吉祥等美好夙愿。当然,也可以是在命名城名时,同时改河名。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在建城之前,观水河是不可能改为观阳河的,因这有违常理。观阳河之名,只能与观阳城名同时或滞后诞生!
当然,也不排除,观阳河名诞生于隋朝。即隋朝二次或 N 次建城时。细想想,这倒是很有可能。因为战国、汉代处于那么久远、蒙昧的远古,未必起得出如此美丽动听的好名。我甚至怀疑,像河东山东为阳这样的规则本身,彼时也不知是否已经“出生”?
【顺带说一:观阳河,看古地图知,源头有两个支流,分别来之海阳县境的东北端和栖霞县境的东南端。进入牟平西南部、才会师合二为一。观阳河中上游,作为牟平、栖霞的分界,河东为牟平河西为栖霞;沿流大致向北,经过莱山区、福山区、芝罘区部分地段。夹河最后到达芝罘区与开发区交界,以河为界,东为芝罘区西为开发区,后入黄海。
【顺带说二:观阳河再向北,顺流而下,仍然大致向北,就是“清阳水”,后来改名为清阳河、现今的夹河下游。大致在(不尽然)福山与芝罘、开发区与芝罘交界。因有远古的清阳水,才有古时的“清阳城”——亦即现在的福山县城,但两者已经远不是一个规格尺寸。而古时(较小)的清阳城,只是现在福山县城的大约“清阳(洋)街道”部分。
近现代,才将上下游(南北)首尾相接的(观水)观阳河与(清阳水)清阳河看作一条河流,合并统称为夹河。可以说,夹河,是烟台的母亲河——无论历史渊源、流域长度、还是宽度水量,都称得上是烟台市第一大河。
【半城村溯源:
仨半城的缘起,据牟平县志、牟平县千年古县申报材料可知,“以文物古迹命名的观水镇西5公里处的东、西、后三个半城村,其名称来历为‘隋朝筑城甫半而国变,工程未完,故名半城’,三村东侧就有汉(牟平)县观阳故城遗址。”
西半城村名的由来呢?有村碑碑文为凭:“清(朝)初,栾姓由现栖霞县都沟(村)迁此建村,取名栾家疃,后因居半城遗址西,故名西半城。”
至于,我们尹氏家族,则是再迟些,从栖霞县桃村镇大庄村移民的。我村在河东岸,大庄居河西岸,两村距一华里,隔岸相望。
可见,政府为了纪念这座半拉子故城池,便将遗址周边的三个村命名:遗址西边的叫西半城;往东一点,中间的村叫东半城,以示区别;而仨村中位居最东北方的村、亦即遗址北面——后面的村,叫后半城。其实,若从空中俯瞰,三者是连成一体的,均为两两间一街相隔。外人根本分不清三者的界限,会以为是一个村庄。说句实话兼笑话,本次回乡,我这个青少时代在故乡西半城居住生活过20年的人,顺带浏览东半城和后半城时,竟然找不到两者的分界。原来的界街已变。
六、半 城 观 阳 [ 两城辨考-A]
据民国《牟平县志》记载:“观阳城,在今(牟平)县西南半城村。观阳汉县,历代废置不常,唐后始不复置。”“张锺峯云:青山乡有观水社,以其地有观水(河)也。《汉书》胶东国有观阳县, 应劭谓在观水(河)之阳……观阳得名,以水(的地理位置为依)不以山(为据)云云。今观水社有半城,疑即其地,不宜以莱阳县(城)东70里的废城当(作是观阳城)之。冷泮林《登州沿革》考云:观阳(城)在今宁海州(即现宁海镇驻地,居牟平县城)西南百里,观水之阳,其地今名半城。据此则观阳城应在今县半城村。”“按《北魏(朝)地形志》观阳(条目)下云:有淳于城、观阳城、昌城。是观阳(县)曾经徙治。……今就半城村形势观之,环周隐隐有城式。村人种田,时掘得古砖古钱,钱以莽刀(刀币)为多,或被土蚀结作一团,其为故城无疑。又半城村属观阳乡,由村南绕村西者,为观阳河,附近有观水村,又有山名观阳顶(即观阳山),闻其名义,知为古观阳(城)无疑。据土人(当地乡下人)称:隋朝筑城甫半而国变,工程未完,故名半城。查《隋(朝)地理志》观阳(条目)下云:…开皇十六年,复又分置牟州,大业初州废。果如土人所称,当系隋筑牟州新城(于半城)未就,或重修观阳旧城而然,非观阳至隋始筑城也。”此段县志文本内容,不再做详细“翻译”注解。
【辨考 1 :观阳杂谈
上述史料,验证了前述碑文内容的正确性。
县志再次告诉我们:牟平观水半城村有过观阳故城。《汉书》记载,胶东国有观阳县,县城为观阳城,在观水(河)之阳的半城村。张锺峯先生提出山水地理、行政地域沿革等多方面凭据,详尽地佐证:观阳故城应在牟平城西南百里的半城。而不是在海阳发城的故址。冷泮林先生《登州沿革》考证也得出同样结论。《北魏地形志》的多视角、多论据考证分析,更是全面充分、证据确凿。三者互为认证。像证据链条一般,判定为半城古观阳城无疑。
【辨考 2 :设州立县
隋朝开皇(581-601)十六年即公元597年,在半城复又分置牟州、建观阳城、立观阳县。但是中途而废:大业(605-617)初,即605年后不久州废。
但是,此时只是废州,暂时尚未废止观阳县、也没停建观阳城。
这次,应视为第二轮设州、立县、建城。
本次建城是隋筑牟州新城于半城,或者重修观阳旧城。并非隋朝才开始筑半城观阳城。
可见,隋朝以前,牟平半城观阳城已经建过一次城。
【辨考 3 :故城诞生
那么,首次建城,又是哪朝哪代?
据牟平县千年古县申报材料可知,牟平半城观阳城,是战国、汉代,始建于战国。即早于汉代。这是各有关考古专家,经过实地挖掘考证的正式结果结论。参见本文“三、拜谒故城/…有文化堆积…上层为汉代层,下层为战国层”,及其他相关档案。有出土实物、文化遗迹为证。
所谓文化层,是指发掘的相关文物及其他有关古迹遗存之文化元素、所显遗迹的文化痕迹。上层、下层文化层,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层为先,早一些,被“岁月”筛选到底下、深层去了,再让历史“尘埃”覆盖压在下面;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层晚一些,居后、浮积于上一层。
另据《烟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20最新确认:“观阳故城遗址,是战国至汉代。”与上述千年古县材料互为印证。这是最新的考察、考证结果。
实际上,战国汉代,这次建城、设郡、立县,应当才是第一次。
既然建城了,就说明设县或/和立郡了;若不设郡和/或立县,自然不会大兴土木建造城市。这一点,虽然从县志古地图查不到旁证,但可以确定,应当是已经设县和/或立郡。
从郡县制的起源历史看,春秋初期已经开始设立县治,春秋后期开始施行郡县制。郡的开元晚于县。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在边地和内地设置郡县,产生了郡统辖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至此郡县制开始形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逐渐在各地全面铺开。
而后来产生的州县制,则类似或接近郡县制,大致属于其流变、演绎或派生形式。
【辨考 4 :隋城唐废
民间传说,隋朝建城甫半而囯变。究竟有没有谱儿?国变究竟为何变?何因?何意?有何大事生变呢?这一直是困扰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老问题。似乎已成为千百年来悬而未决的疑案。
民国《牟平县志》记载:“唐后始不复置。”从唐朝起,不再设置为城市。据《牟平县志》沿革图九的文字注解才知;唐朝贞观元年,牟平半城观阳城废止。
走笔至此,笔者才终于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唐朝,贞观元年即第一年废止,正说明是改朝换代所致。隋朝既然没建完——事实上显然如此;但隋朝并不是不建了、自己主动停工;而是“唐朝”来了,“灭”了隋朝,无法再建。隋朝戛然而止、从有到无。即如史志所言筑城甫半而国变,国变,原来,竟然真是国家变了——不仅是国变,更可以说是国灭!至此终于明确:是大变化,但不是其他变故或缘由。原来恰恰正是国家变了、没了。
隋朝(公元581-618)止于618年。紧接着,唐朝(公元618-907) 618年同年建朝,自然隋停建城。半个城就闲置在那里。又过九年,唐朝贞观(627-650)元年即627年,唐太宗秦王李世民一登基,当即决定正式废弃该城。故然,李世民贞观所废的只是隋立牟州、观阳县、观阳城。
由此可断定:该城中止年限正是公元618年,只能是止于618年隋、唐之交。总之, 618年停止建城;627年正式宣布废弃。
【辨考 5 :观牟断代
据牟平县“千年古县申报材料”和《牟平县志》记载:牟平县城,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时,在此设东牟县。距今约2000年历史。两者的叙述相同。
前述已知观阳城始建于战国(公元前475-前221)。那就是说,观阳城开元比牟平城还要早,大致早一个朝代。
由此可见,牟平半城的观阳城,与建于战国、汉代的著名的齐国故都(淄博)属同一个朝代。
【辨考 6 :三立牟州
据民国《牟平县志》沿革图九的文字注解知,观阳县在唐朝初年尚治。唐武德(公元618-627)四年,即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再行下令设立“牟州”,牟州管辖黄县中郎城,统领观阳县、牟平(东牟)县、黄县等,含海阳废城等区域。至贞观元年,观阳城、观阳县、牟州俱废。牟平县改属他州、府、郡、国治辖。
请注意,此番设立“牟州”,应为第三回。
初次是战国建城、设县、立郡;二番为隋朝再次建城、设州、立县;而这第三次,唐朝只是新设牟州于半城,并未设立或废除观阳县,只是沿袭原来的隋立观阳县、观阳城不变。
唐贞观元年627年,观阳城、观阳县、牟州俱废。所以,准确讲,彼时的三者俱废:所废观阳城为隋建(含战国部分)观阳城,亦是隋立观阳县;而牟州却是5年前本朝新立。秦王李世民上台,立即废除其父李渊于5年前刚设的牟州,多少有些匪夷所思,难以理解。不知他当时怎么想的?简直近乎全盘否定其父皇大政方略?参见上节辨考4。
【辨考 7 :三位一体
分析认为:隋朝设立观阳县之时,便是隋朝二次再造观阳城之日。要设州或立县,自然要建城;而设县地点与观阳城址恰在半城同一处;时间上,又在同一朝代隋朝,应认为是“同时”。从古地图看,牟州所在正是原观阳城址的位置,恰好证明之。这样,县志、隋地理志、古地图等史料记载,便与当地民间传说统一了。即,半城村确实建过县城,名曰观阳县城。但是与牟平县城无关。至于建城一半而终止,却不仅是隋朝一次,而是先后总共终止三次。
由于在半城并无第二城,牟州和观阳县又在半城,所以设牟州时,所建故城只能是、一定就是观阳城。即使建牟州新城,也必是在故城基础、故址上续建,或/和扩建。
友情提示:观阳城,观阳县,牟州,实际是三位一体,地址都在“半城”同一地点。均不是在现牟平城。观阳县与观阳城,牟州与观阳城,亦均为二位一体:前者是行政治辖名称,后者为实体城市, 同属一处。牟州和观阳县的城市实体,就是观阳城。
【辨考 8 :初城晋废
那么,战国、汉代所建牟平半城观阳城,究竟止于几时?毁于何日?废于何因?
这是笔者困扰已久,苦苦寻求、百思不得其解的老大难!曾分析、猜测过无数可能性和致变动因。查遍诸多史料无觅处。陡然间,却在立县迟、修志晚的《海阳县志》中不期而遇、迎刃而解——“晋撤观阳县(县治牟平半城)”——晋朝撤销半城的观阳县城。很明显,所指正是战国汉代营建的半城观阳城。
只是不明:晋朝(公元265-420含西晋东晋)撤销牟平半城观阳县、废止半城观阳城的缘由是什么?现已无从知悉,也许将是永久之谜。或许可去古代问问彼时的当事人?
【辨考 9 :传说真伪
综上所述,便否定、排除了传说的隋朝(二次)建城甫半、是因为牟平与半城两地相争的可能性。至隋朝,牟平城早已竣工几百年。不需要来半城争抢建城机会。无什可抢、不必相争、两不相干。而且,现今已可断定,半城观阳城中止建城的根由,是隋朝国变、国亡。
那么,是否可能在战国(公元前475-前221)、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首次建观阳城时,发生相争呢?也不是!观阳城建于战国西汉、止于晋朝(公元265-420)。牟平县城(东牟县)建于西汉,且后来曾在此设宁海州。这期间,观阳城一是、可能至此时(西汉)业已竣工;二是、或者并未停建;而且实际上,两地的建城过程在时间上,甚或有可能有部分重叠——即在西汉某些年限,牟平城和观阳城有一段时间,同时都在建设中。因此两地并未争抢。
虽然,不知本次——战国、西汉完工否?毁灭否?反正故城在半城建了。直至数百年后的晋朝,才正式废止。
至此,便从侧面回答了两个大问号。彻底否定了两地建城相争的诈传。
七、发 城 观 阳 [ 两城辨考-B]
前文提及两个观阳故城:一是牟平县观水镇半城村;二是海阳县发城镇发城村。
究竟两个城?一个城?孰是孰非?现据府志,牟平、莱阳、海阳等县志来辨是非、考真伪。
一座城,已经够麻烦了。现在,又冒出一个。而且竟还不可思议地同名同姓。这究竟咋回事?是巧合重名?还是原样拷贝、照抄照搬?两者什么关系?究竟有无内在联系呢?
【辨考 1 :长广故城
要考证海阳发城观阳城,得先去古代长广城看一眼。两者相关。
据民国《莱阳县志》古迹篇考证:“长广城汉置。在今海阳废城,后汉建安间(公元169-220)即县置郡。晋徙治不其(今青岛城阳),后魏,徙县治长青山阳,遗址在今(莱阳)县西南70里。有学者考证,汉武帝元狩四年初设在今海阳之废城。东汉以后长广城改设在县西70里,长青山之阳。”
另据康熙《莱阳县志》记载:“长广城在(莱阳)县(城)西70里,长青山之阳,汉属琅挪郡,东汉属东莱郡,魏即县置郡,晋、南宋、北魏因之,隋省入昌阳,遗址尚存。”
民国县志是说:长广城是汉代设置,在今海阳废城。魏朝开始移至长青山之阳建城设县。康熙县志讲,至康熙年间仍有长广城,于莱阳城西长青山,在当时且有遗址。
据1985年版《海阳县志》第三节:“长广城,西汉设县,治所在今发城镇发城村观山前。后汉建安间即县设郡。《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俱载:长广城在莱阳东五十里。张允仑《濠上园别集》载:长广城即今废城是也。北魏迁至今莱阳县驻地西南长青山之阳,其南有栾家寨村,旧称长广寨。”[圆括号及内文字,均为本作者所加]。
可见,上述三个县志,记述大致统一,互为佐证
而从废城移师长青山建城、设县的年代,有东汉(公元25-220)以后、魏朝(公元220-265)和北魏(公元386-534)三种说法,稍有差异。存疑。笔者分析认为,魏朝之说较可信。一因叙述准确;二是前两者年代相连,魏朝也是东汉以后,所以“东汉以后”之说本身就不确定;而北魏太迟,因北魏是在废城开建观阳城的时间,长广城迁走之时应在此前。故采信“魏朝说”。
可见,长广城与牟平县城建于同一朝代汉代。早于海阳观阳城,迟于牟平半城观阳城。
【辨考 2 :北魏观阳
那么,是否,海阳废城根本就没有观阳城?仅有长广城呢?
走, 咱们再去一趟远古的海阳废城,实地看看有无观阳故城。
据民国《牟平县志》记载:“观阳城,在今(牟平)县西南半城村。观阳汉(牟平)县。”“故城所在,其说不一。《府志》以为在海阳县(城)西北90里,遗址尚存,今名废城。”
据康熙《莱阳县志》记:“观阳城在(莱阳)县(城)东70里,观山之阳,汉属胶东国,东汉属北海国,晋省,北魏复置,属东牟郡,隋省入昌阳,遗址尚存。”
据民国《莱阳县志》载:汉代观阳故城在今观水之阳,即今牟平之半城。北魏再置观阳城于今海阳废城。
综合诸多史料可以确定,海阳废城观阳城,是北魏朝建城。
因故,有称两者分别是:废城观阳为北魏观阳;半城观阳为汉代观阳(其实,应为战国)。
三个县志共同证明:历史上,半城、发城各有一个观阳城;二者均存在,只是不同代。
这与前文的半城观阳城碑文等史料,完全一致、统一。
【辨考 3 :两城同体
长广城于魏朝从莱阳城东废城观山“出走”,迁往城西长青山后, 北魏朝再置观阳城于废城。
此观阳城在莱阳城东70里,观山之阳。正是在前期的海阳废城长广城址位置。
分析:因现时发城,仅有一座故城址,在观山之阳。所以长广、观阳两者应是同一个城市、城址,同一个方位,只是一先一后,有大号、乳名两个城市名称。后者在前者基础或遗址上改建、添加或续建;抑或不动一砖一瓦直接使用“入住”原长广城,如果原城已经竣工。这才符合自古而今,发城只有一个故城遗址的事实。正如张允仑的分析判断:长广城即今废城是也。
长广城从发城观山移师长青山,并非搬走城市实体,仅是移去一纸空名而已。好比小学生在写字石板上,用橡皮擦子擦掉这边的名字,到那面再用铅笔重写一遍。
【辨考 4 :发城名考
废城,即今天海阳市的发城镇驻地发城村。
关于名称的演变,于此有一个民间小故事:发城,早年人们称之为废城,缘起于海阳废城观阳城的废止——无用、废弃的城。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后人、民众“觉醒”了,嫌废城提法不雅、不中听,甚至隐有几分不吉不祥。后来政府顺应民意,去掉广字改废为发,命名发城、沿用至今。
该传说与事实吻合,符合古今官府庶民的心声,凸现百姓祈求祥和、追慕幸福美好的热望。
【辨考 5 :两个观阳
两座观阳城,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二者出身高下?血统贵贱?父母异同?是否兄弟姐妹?为什么还同名同姓?莫非同出一宗?
其实,许多学者史家所谓:观阳故城只在牟平半城、而不是海阳废城的说法,是有失偏颇和公允的。事实上,两城均有,但不同代。
1、《北魏地形志》载:北魏观阳(海阳发城)与汉观阳(牟平半城)本非一城。或观阳本在半城,而北魏乃徙治于废城欤(而北魏朝迁徙治辖机构到废城与)?
笔者查阅多种相关史料,已经证明这一点:确是北魏在海阳废城设县,建立观阳城。兼治牟平半城观阳城(半城观阳城彼时已废)。
2、查牟平县志、海阳县志知:大约2000年历史上,半城和废城两地,曾经数度“互为管辖,互为从属”,两者轮流坐庄、轮番登场演出、续写历史。例如:在东汉和魏、晋时代,曾设置长广郡和长广县于海阳废城,牟平半城观阳城和海阳部分区域(含废城),曾同属于长广县和长广郡管辖。
之前,牟平半城观阳县、牟州在世时,则治辖含废城等海阳部分区域在内的广大地区(其他年代不细考)。可见,想当年,海阳废城也很是辉煌、风光过一些日子。令人不解的是:半城和废城,那么大的区划范围,那么高的行政级别,怎么说废就废、城市说没就没了呢?才几百年工夫啊!
即使行政机构撤销或转移,那么广大居民呢?民众是不会随之迁移的,也没有必要随迁。那么,这两座故城,如果有人居住,后来,怎么会自消自亡呢?城市破灭,人呢?哪里去了?
3、由《山东古国古城分布一览表》可知:一、观阳故城,汉代,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东半城村南。二、观阳古城遗址,汉代,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发城镇发城村。
表中二者并列、同时存在,这也告诉我们:两者同时被承认、均曾有过。
但有两点异议:一、牟平半城观阳城,不是汉代。而是战国、汉代。始建于战国,早于汉代。二、海阳发城观阳城,也不是汉代,应为北魏(另说东魏)。建于北魏,迟于汉代。“汉代说”言其汉代,许是将之与其前辈、汉代始建的长广故城混淆了。长广城实为此观阳城的前世、前生。
笔者的依据是:山东古国古城目录发布较早,没刷新、需要更新。而牟平千年古县材料和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名录是新近文件;加之专家考证的战国层、汉代层等物证。综合各方档案信息,故采信这后面三者的最新结论(参见六、半城观阳/辨考3:故城诞生)。
【辨考 6 :城名渊源
海阳观阳城在观山之阳,故名。乃依据山而命名。与牟平半城观阳因河得名之来历不同。
此处有观山。与牟平半城有观阳山(观阳顶)何其相似!而且两地相距较近,许多时候又同属于一个行政区划。因此,曾有各代不少史家,将两者的观阳城混为一谈,也就不足为怪了。
原来,虽然两地的两城同名同姓,都叫观阳城。却不是原版复制、一式二份。皆是依据本地的山或水、按统一原则命名,却最终重名。不得不叹服两地的相关、相似、相互联系的地理、山水因素,奇巧而有趣。疑似巧合,也可算意外重名,似乎亦含有一丝故意为之的人为元素?
观阳是个美丽的名字嘛!追慕者众。呀!半城那边观阳名字不用了?正好给咱灵感和机会,提示启发咱可以用嘛。咱这正好有观山的观字可资。观山的观字,可不是那边观阳山的观字、也不是观水的观!如此,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说都通了。对不对?啊?哈哈哈,太好了!恰好为我所用。
从这个视角出发,似乎还可以猜一下:其中也许有简单模仿的意图念头、借用的成分?
【辨考 7 :海阳县志
由于,直至本文接近完稿,也没找到《海阳县志》。其他相关县志无法实现全覆盖。有些史实无从查考,因资料的链条断裂,如历史之河出现断流,致其相关史实看上去支离破碎,似一串断线后散落满地珍珠的前项链。使分析考证不能完满流畅前行。值得庆幸的是,恰在此关键当口,见到该志。某些问题立时获得准确答案。并直接验证了我在此前的一些相关分析研究推论。
据1985年版《海阳县志》:“第五节:观阳治所观阳县,西汉置(本作者注:应为战国),位于观水之阳,故名。东汉建武中,封贾复为食邑。”“考之古籍,观阳治所先后有二:一、在今牟平县观水乡之半城。”《汉书•地理志•观阳注》载:“在观水之阳”。冷泮林《登州沿革考》载:“观阳在宁海西南百里,其地今名半城是也”。二、在今海阳发城观山之阳。晋(朝)撤(销)观阳(县治在牟平半城),东魏兴和年间复置,治所设此(海阳发城)。《魏书•地形志》载:“…盖长广西移,故魏即其城改设观阳,新治在观山之阳,因以得名”。
1、所述与前文所涉各文献大同、小异。验证了“辨考2:北魏观阳”中仨县志所载内容。
2、晋朝(公元265-420)撤销牟平半城的观阳(县)治所。然后,于东魏兴和(534-550)年间复置观阳县,县治所设于海阳废城。前文说过,海阳发城观阳城复置于北魏(386-534)年间。又是两种说法:东魏、北魏。存疑。本文采信“北魏说”。
但是,若换个角度细致分析猜测,也许并不矛盾:北魏(在长广城基础上)开始再建修复观阳城,可能不适合马上设县行政。等到城池建造修复差不多,于东魏兴和再立县设治,似乎也更符合常理、实况。这样,筑城和立县,二者先后有个时间差。而且,古代建筑业生产力低下、工期很长。建一座城完全可能耗时数百年时间。
3、长广城西移后,魏朝将原长广城址改设观阳城。这恰好验证了笔者前面的分析推测:在废城,从长广城至观阳城,是先后两城、一址、俩名。
【辨考 8 :废止年代
那么,海阳发城观阳城同样面临诘问:止于何年?毁于何月?乃何因导致停工或废止呢?
太老了!这问号和故城一样苍老。不问吧。写作几个月来,我问来问去,嗓子都喊哑了。历史始终保持沉默,故城一句话都不说!不回我短信、也不接我电话。
海阳观阳城,虽然不知止于何年。但可以肯定是止于北魏(386-534)和隋朝(581-618)之间某时,即北魏于废城建观阳城以后,至隋朝半城再建观阳城之前。因为,一定是先废止海阳观阳,然后才会、才有可能再去半城新建。就像半城观阳城首次建城并终止,而后才可能建海阳观阳城一样。如果当初牟平半城观阳城未中止,就不会去海阳建城,因为两地太近,不会在此小范围内设置两城两县。即使建城,也不会叫观阳城。虽然,前者的废止,目的或目标并非为了到/在后者再建城。
在海阳正式立县前,两地几乎一直属于同一州、郡、府、国。甚至数度同属过一县。在同一个县州郡府国内,不可能同时并存两个同名城市。这是见到海阳县志之前,我的分析推论。
与其他诸多问题一样,该问号也是由《海阳县志》最终解开谜底:北魏(或南北朝时期,东魏兴和)年间置观阳,县治设于今发城后,“北齐(公元550-577)天统(公元565-570)四年即公元569年,析观阳、牟平,置文登县。”这里废止的观阳,是指海阳废城的观阳县、观阳城。与牟平县城一起,并入文登县。注意,自然包括此时业已废弃的牟平半城观阳城区域,一起并入文登县。
应当认为,此后废城观阳城不再建城、设州、立县、置郡。至于废止原因,则是个谜。
八 、概 要 总 论
有点乱。前后简约捋一遍年代。
至此,终于完成四座故城:两座观阳城的断代和有关方面考证;以及牟平县城、长广故城与前二者相关方面问题因素的分析、论证、研考。
1、牟平半城观阳城,首次建于战国,并设县、立郡或建州。西汉可能续建过,废止于晋朝。建城时间早于海阳发城前期的长广城、及稍后的观阳城;亦先于西汉建城的牟平县城。
只是不知,半城观阳城首次建城当时建完否,之后毁坏否?毁于何时何因?废止于晋朝,又因哪般?
2、北魏朝,建观阳城于海阳废城。在前长广城的城址上。这是继战国在牟平半城建城并终止于晋朝后,再建观阳城、且易址。
北齐天统四年即公元569年,该城终止。此后废城不再建城、设郡、立县。
3、至隋朝,在牟平半城复建观阳城,并设州、立县,这是第二次。但是中途而废:大业(605-617)初即605年后不久州废。但观阳城、观阳县继续依存。
4、唐朝,武德四年即公元622年,在牟平半城第三番设立牟州。牟州管辖黄县、观阳县、牟平(东牟)县等,含海阳废城等区域。
牟平半城的前两次是:战国汉代建城、设县、立郡;隋朝复建观阳、设县、立州。
唐朝贞观元年,牟州、观阳县、观阳城俱废。大致与牟平县一道,改属他州、府、郡、国治辖。以后历朝历代,在牟平半城不再筑城、设州、立县。
四代观阳城,先后在牟平、海阳两地,从此寿终正寝。画上不圆不满、令人遗憾兴叹的句号。
【鸣谢:本文写作过程中,查阅参考了大量文献典籍史志、档案材料。如《牟平县志》《海阳县志》《莱阳县志》《福山县志》,及文中所涉及的一些文件,并得到牟平区志办、福山区志办、莱阳市志办赵松枝主任关照支持,特别是海阳市志办孙春晓主任鼎立帮助赐教,在此一并致以衷心谢忱!】
|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