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
作者:汪师人
百罗畈汪姓一脉至今繁衍二十余代,有四百多年历史了。
现在大家的共同祖先除了安葬在百罗畈本土之外,还分布在岳西、宿松等地。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恢复祭扫以来,每到清明节,百罗畈汪姓的后人们都要举行祭扫活动。
我英年早逝的父亲曾经就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之一。
因为少小离家读书,后来又在外地工作的关系,我除了每年清明节回家祭扫近祖外,并没参加过族人组织的大型祭扫活动。
远祖的坟茔实在太多、大远、太分散;如今族人大多迁徙分散在各地;年轻后生们又普遍在外务工挣钱,回来一趟不容易。
这些客观因素让祭扫活动的组织者面临费难收,人难凑等问题。
以学勤爷爷为首的族中长辈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化整为零”的英明决策一一将远祖坟茔划分成五个区域,由五大房出面组织轮流祭扫。
这样方便了联系,节省了开销,明确了责任,强化了意识。
我们这一大房是月栽公的后裔,复坤叔是大家公推的组织者和领头人。
前面提到过,之前族中组织的祭扫活动,我都没有参加。一是时间受限,二是有天相叔和达人弟作代表。
2019年清明节祭扫,天相叔身体欠安,达人弟又远在上海打工。复坤叔就亲自上门,叫我一定要去。
我十分理解组织者的用心和难处!
想到我辈兄弟大多在外地工作,专门回来一趟不易。我若不代表大家出面,不仅愧对列祖列宗,也会遭来众议。于是,我答应了复坤叔,并邀上克琳哥和克祥弟。
那次,我们一阵五部车、二十余众去岳西冶溪河一世祖墓地祭扫。
祭扫完毕,返回途中吃午饭前,复坤叔告知月栽公之下每户收取五十元活动经费,并交给我一个本子和一支笔造册登记。我不便推辞,就勉为其难。好在凡来参加活动的人交钱相当积极,没派人来的户子也由血缘关系最近的人先垫付了。饭后,我又当众结算账务,付清祭品、车贴、吃饭等开销,收付两抵基本清零。
这次临时凑米下锅的经历让我震撼和不安。这一年一次的清明节祭扫活动想要持续下去,必须要有稳定的经费保障。
2020年清明节尚在疫情期间,政府明令禁止大型聚集。
复坤叔又提前上门与我商量祭扫事宜。
“今年去哪里?”
“寺前镇马龙。”
“经费怎么筹?”
“一辆车,三、五个代表,不便收费,去的人自掏腰包吧!”
“经费我来解决!”
于是,我通知众兄弟,让他们每人转一百元给我,立马就收到一千元人民币。
曾经听孙长旺说到“寺前土菜馆”做的饭莱不错。那天上去的时候,我专门找到那家土菜馆准备预订中餐(怕经费不够,我还自带了一瓶白酒),正好遇见妹夫的外甥刘尚保,他决意要请我们吃午饭。
中餐不用花钱,一千元剩余一半。我把剩余部分给了达人弟,作为他平时护理祖茔的一点点操劳费。
回来的路上,我向复坤叔提议建一个月栽公家族群,把在外工作或有稳定收入的人拉进来。按每年每人出一百元计算,也能筹到几千元。这样既能让辛苦跑路的人有车座,有饭吃,又能让抽不出时间回来祭扫的人出钱图个心安。
复坤叔非常赞同我的意见,他推我做群主,我推他做群主,这样推来推去竟把建群的事给耽搁了。
转眼又是一年。今年清明节前两天,我与作人、克祥二弟随月栽公族人去宿松县趾凤乡团林村墓地祭扫。一行三部车,十个人。
从太湖县新城到墓地不超过二十公里路程,驾车很快就可到达。当年,我父亲他们从百罗畈出发,翻山越岭抄近道,一个来回步行近百里。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和虔诚啊!
因为我的推却耽误了建群筹资,于是我又向同辈兄弟收取了一千元活动经费。
在老城购买鲜花香纸时,复坤叔说按老规矩还需买二十斤糖和二十条糕,分发给附近村民。
我觉得好笑!几十年前,一斤糖一条糕还勉强拿得出手,而今谁还在乎这点东西呢?再说几十年过去了,周围住户是增是减呢?
虽然 “萧规曹随” 的做法不合时宜,但这条旧规传到我们手里就成了烫手山芋。想要拋弃,又心存顾忌;想提升档次,又涉及经费。再说,这五大房轮流祭扫的事,我们月栽公人又怎能标新立意,擅自做主呢?
可见,任何一项革旧布新都是十分复杂和艰难的!
我心里一直在默算,除去祭品、礼品、车贴的开销,一千元就剩下伍佰元,中午十个人吃顿便饭足够了。
作人弟这次从广东回来第一次参加活动,他坚持做东,请众人吃大餐。
恭敬不如从命,大家就热烈讨论起在哪里吃的问题。
肥水不流外人田,首先排除了宿松;老城区档次太低,宾主都不快意,也被排除;复坤叔提议去花亭湖吃鱼赏景,众人雀跃欢呼。
中餐有作人弟埋单,余下的伍佰元理应该当给达人弟作为辛苦费了。
去宿松祭扫最大的收获是午饭前召开了圆桌会议,达成了建立“月栽公家族群”的共识。大家选我当群主,我不再推辞。
兵贵神速,我将手机交给克祥弟一番操作,立马就有二十五人进群。我估摸着就算每人交一百元,今后清明节活动经费就不成问题。
我以群主的名义当众立下五条规矩。
<一>群主只负责向群员征收经费和公布收缴及开支情况。
<二>群主收缴的经费存入专设账户,由复坤叔保存。
<三>清明节祭扫活动由复坤叔及族中几位长辈组织,各项开销由几位长辈合议。
<四>清明节祭扫活动要本着文明、节俭、公开、透明的原则。
<五>家族群要不断发展新成员,尤其是后生晚辈,且不分男女。
作人弟预订了4号(清明节)回广东的机票。为此,我们决定3号冒雨回老家百罗畈扫墓。
冷雨潇潇,浓雾弥漫,小路湿滑。幸亏达人弟提前将各处祖坟修缮了一遍,我们才得以顺利抵达。即便如此,侄儿宇翔年幼体胖,还是一路上不停地摔跤,弄得一身湿、遍身泥。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一场集体心理治疗仪式。 人们把对父母的愧疚、对亲人的思念、对亲情的向往、对内心的伤痛、对死亡的沉思、对未来的企盼等,统统化成一种最原始的仪式一一扫墓。借此得到情绪的渲泄和心灵的安抚!
尤其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杂乱的碎片化信息和频繁的低俗交际,消磨了亲人之间彼此见面和倾诉的热情。清明扫墓是一种有规律的看望,将逝者与生者、生者与生者之间的情感连接起来,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忠孝信义的人本精神和民族精神。
清明节扫墓,族中鲜有女性参加,这是一种偏见。
女性的家庭观念更强,在传承家风、家教、家训方面比男性的作用更大,万万不可缺席。
清明节扫墓,青年和孩子很少参与,这是一个误区。
冰心先生在《寄小读者》中说: “清明扫墓,即使不焚化纸钱,也可以训练孩子一种恭肃静默地对先人的敬礼。”
一个人若不认祖归宗,何来家国情怀?
2021.4.9
个人简介: 汪师人,男,1962年出生,安徽省太湖县人。供职于太湖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2015年开始尝试写作自娱。
谢谢老师鼓励!
2021-04-09 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