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游潜夫山

作者:高杰   创建时间:2021-05-19 22:20   阅读量:27671   推荐数:3   总鲜花数:22赠送列表   字数:0

游潜夫山

作者:高杰

        

        

        潜夫山,因东汉末年,著名思想家、政论家王符,在此隐居著书《潜夫论》而得名。  

      

        镇原,为陇上名邑,我住城南,潜夫山就在城北,我们隔河相望,心照不宣。


        只要有空闲,我就会去登山,不需要理由,也不需刻意装扮,也不必呼朋邀伴三五成群,就这样随心随性,一个人,轻轻地关上门,踱步而去。


        沿南茹河中路往西,右拐,过广汇桥,拾级而上,至南天门,高大的花岗岩门楼,正以一种庄严挺立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位来访的新朋老友,匾额处雕刻的“王符故里”四个鎏金大字,从容不迫地简述着这座丝绸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


        步入街道,尽管不是太宽,但人来车往,井然有序。小城里的人们,不愠不火,不紧不慢,悠然自得,车辆不争不抢,疾缓有度,蔚然成风。整座城,都沉浸在一种祥和的氛围中,似乎从空中吹过的风,都带有一种憨厚的羞涩与腼腆。


        经过老汽车站的清冷,百佳超市的繁华,转角楼旁的车水马龙与游人如织,穿过正街,从电影院旁边的巷道,蜿蜒曲折而上。


      山势很陡,但曲曲折折的路,不停地转换着方向,每改变一次,都能准确抵达一户人家。


        它们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有保持古朴民风的民俗窑洞,也有土坯砖瓦的旧式民居,也有砖混结构的二层洋楼和轻钢结构的小院别墅,它们守在只能容纳两人并排而立的小路旁,只要瞧瞧收拾整洁的院落里,有一两畦鲜嫩的菜蔬,几盆向阳而开的花朵,或者单足立于墙头假憩的鸡,一不留神从屋脊窜出一只受惊的猫,这都足以证明,它们都深藏着明显的烟火味。 


        行走在现实中,自己犹如融入一间巨大的当地民居展览馆,在看风景的同时,似乎自己也装饰了风景的一部分。


        走走停停,随着高度的增加,眼界也随之越来越开阔。碰见的,除了庄院里横斜而出的杏树外,其余的,大多还是杏树,足见中国红杏之乡,真不是徒有虚名。


        在路与路的拐角,大多都有一个“落脚处”,作为歇息的暂缓地,用以停下匆忙的脚步,欣赏附近的美景,陶冶性情;也可以作为瞭望台,用以弥补平时平视所见的局限,俯视走过的路,审视自己的运行轨迹,根据自己的体能,调整策略,修正方案,以更好的状态,面对以后未走过的路。


         行至半山腰,路似乎被人用力地扽了一下,直了许多,也更陡了许多。如果是初次登山,总会给人一种始料未及之感。正因为这样,退缩,就意味着前功尽弃。而坚持,付出的努力,会比之前更艰辛。这,就是考验。


        我不是第一次来,也不想行百里者半九十,也没想过要超越多少人。而是着眼当下,扎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戒骄戒躁,不气馁,不放弃,一如既往的,走走停停,游目驰骋,寄情山水间。


        刚跨进潜夫山公园南门,豁然开朗的平坦,与之前的行程,形成的反差和对比,让人一下子觉得,以前所有的付出,都是为这一刻做铺垫。


        在夹道相迎的青松护送下,夹杂着枫树柳树国槐的前簇后拥,郁郁葱葱中,一股自然的清新之气迎面而至,神清气爽中,精神为之一振,心情也随之愉悦,莫名的满足感也纷至沓来。


        拐过一道弯,就能看到仿古的佑德观,蜈蚣墙,琉璃瓦,歇字顶,巍峨耸立,气势恢宏,站在64级台级下面,需仰视才见。进入观内,空旷处,安置着一座六层六角形凌霄宝鼎,与坐北向南雕梁画栋的通明宫前安放的安定炉,一同萦绕着袅袅香烟,伴随着两侧三帝宫和圣母宫的钟磬之声,加上青衣道士梵音诵经,在百余棵苍翠古柏的掩映下,构成一处肃穆的道教胜境。


        观内有一棵柏树,相传是后汉三贤之一王符手植,距今有1900多年,高20多米,围约4米,实属罕见,蔚为壮观,俗称“神树”。


        佑德观右侧,是王符纪念馆,陈列介绍他的生平事迹,以及竹笺,线装本,和后世研究他的文献书籍。回廊东侧是人物碑记,刻有从东汉至清,镇原籍历史上有影响和贡献的四十位人物;西侧为著作碑,精选王符《潜夫论》的警言佳句,艺制四十块碑,以供后人参观学习。


        纪念馆前的广场中间,矗立着王符行走议论状雕像,意气风发,神采奕奕,气度非凡。


        正对着雕像,是王符读书坛——潜夫亭。登上此处,可以鸟瞰镇原全城,一览无余。在南北两山呵护之下,茹河犹如一条银色的飘带,沿川道,由西向东,悠然而去。两岸建筑林立,街道纵横。商超、购物中心、市场、学校、医院、电力、银行等等,历历在目;东广场、西广场,人头攒动,如沐春风;1号桥、2号桥、3号桥,贯通南北,车流如织。站在这里,能看到发展,速度,和激情,更能看到欣欣向荣的蓬勃朝气。


         每次站在这里,都有不同的收获,每次都有惊喜。这里也是潜夫山的制高点,望见山川景秀,风轻云淡,万物生晖,不自觉地,就有一种会当凌绝顶的豪迈感。


        走下读书坛,沿纪念馆的西侧,绕了一个大大的弧线,然后转至佑德观的后面,一堵高起厚重的古城墙便拦住了去路。


        据《平凉府志》《元和志》《镇原县志》记载,镇原县城,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迄今己有600多年的历史。  


        从爬上城头稀疏的蒿草,足见熟土夯实的魅力,从斑驳的墙体,也可窥见它饱经风雨的沧桑。它用完整的400多米,正无声地细数着年轮,也默默地佐证着历史。


        城墙上留有唯一的关口,这就是潜夫山森林公园的北门,从此而出,便可以乘车抵达想要到达的地方。


        时光缠指绕。纵有不舍,终有离别。我更情愿原路返回。行走在时间里,每前进一步,都是崭新的。只有亲自走过的,才叫经历。


      因为生活,都是琐碎的累积,往往乐趣就藏在过程之中。你知,我懂,一切尽在不言中。


【编者按】潜夫山,因东汉末年,著名思想家、政论家王符,在此隐居著书《潜夫论》而得名。作者闲暇了就去登山,精心描述了山势陡峭,曲曲折折的路以及山川景秀,风轻云淡,万物生晖……小文结构合理,铺序有致,层次分明,以个人行走路线为线索步步叙述,层层递进,写出了山的走势,里边状况,壮观以及个人感慨。揭示了历久弥新,过程的重要。不错的一篇文章,点赞,推荐共赏,夏祺笔丰,遥祝好!【编辑:蓝儿】【推荐号:202105201238】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2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