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文学栏目 >长城散文 >盐碱地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盐碱地

作者:万成敏   创建时间:2024-06-13 11:56   阅读量:23486   推荐数:2   总鲜花数:8赠送列表   字数:3680


盐碱地

万成敏


        茫茫的盐碱滩,满目苍凉,却不是寸草不生,也有那稀疏的碱蓬棵、丛生的芦苇、红色的黄荆菜。更有盐碱地里讲不完的故事。岁月如烟,荒滩变沃土,盐碱地也随着时间的变迁,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记忆老去。


   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上,有一个小村庄,坐落在商河城南一马平川的大盐碱地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就是万家坊。它太小,即使发展到现在,也不过是百十户人家。它是那样的渺小,以至于在高德地图上都很难找到。


   我就出生在这个小村庄,从小就和村里的孩子摸爬滚打,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知道每家每户的老屋老院墙。


   由于这里本就是退海地,所以这里的土地贫瘠而又盐碱,能种出粮食的好地实在不多。人们就分出了一级地二级地三级地,甚至还有到年底都打不出种子的次级地。分了四级,也只不过占村里土地的百分几十。还有大片大片的盐碱地,没有人种,就成了荒地。


   村里的人们,在拥有很多土地的情况下,却吃不饱穿不暖。因为好的土地,人均不足二亩,靠天吃饭,十年九不收,产量很低,不足以产出多余的产量。至于那些盐碱地,根本种不出粮食,夏天一片水洼洼,冬天一片白茫茫。只长稀疏的芦苇和红色的碱蓬棵,那里成了我们小孩子的天堂。我们放牛放羊,赶到那里就不用管了,放任它们自由活动。我们开心地捉蚂蚱,撵马哨子(蜥蜴)。


   那片盐碱地,方圆十多里,往东都看不到那里的村庄十亩田。地势洼的地方,稍微下场大雨就淹了,那些黄荆菜(碱蓬棵的一种)生命力顽强,水退了就长出来,红红的,肉质的叶子可以喂猪,也可以放上葱姜蒜,凉拌了人吃。我现在还回忆母亲用一个铝盆拌好的的黄荆菜,那个味道真是美味儿,我又流口水啦!


   地势高的地方,长满了碱蓬棵,这些只有盐碱地里才能见到的植物,如果雨水多,它们能长到一人高。郁郁葱葱,非常茂盛。这里才是我们最爱的地方,我们玩藏瞎(捉迷藏),玩打仗,学电影里小兵张嘎,和民兵捉特务的游戏。


   再高一些的地方和沟头壕沿上,就长满了芦草和芦苇。这种植物,生命力顽强,到处生长,那粗壮的根非常柔韧,用铁锹很难翻动。春天,它们早早地就钻出地面,一个个尖尖的锥子似的,就是缩小版的竹笋。这个也能吃,扒去外面的硬皮,可以炒出香喷喷的炒芦笋。


   只不过短短的几天十几天,他们就会变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它们茎叶茁壮,生长迅速,春夏之际,是牛羊最好的美食。秋后,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穗儿,开满灰白色的花,随风摇曳。随着寒冬到来,芦花荡漾,像漫天飞雪。芦苇杆结实而又坚韧,人们都收割芦苇,它们是盖房顶的最佳材料。


   茫茫的盐碱地,它古老又年轻,它孤独也有喧嚣。冬夏交替,风雨做伴。它在经历风吹日晒中度过,它在年复一年中变化。


   但就在这片贫瘠而又茂盛的盐碱地上,也有过一段传奇。那还是日本鬼子进犯中原的时候,这里有一支抗日游击队,平时在各村活动,发展群众,打击敌人。敌人扫荡时,就躲进这浩瀚的芦苇荡和茂密的碱蓬棵丛里,继续战斗。鬼子没有办法,气得嗷嗷叫。


   那是1942年的冬天里,一大队鬼子二鬼子,从商河城里浩浩荡荡往南来,他们是来这里又一次扫荡,扬言要彻底肃清商河城南游击队。在八里庄村南,遇到了游击队的阻击。鬼子架起六零小炮,开始轰击。


   鬼子的炮火厉害,炸得尘土飞扬,高粱杆子燃起了熊熊大火。游击队员无处藏身,只好迅速撤离,退守到万家坊,敌人随后跟进,万家坊随时有被包围的危险。就在这紧急关头,游击队一边奋力阻击鬼子,一边组织群众迅速向村东的芦苇荡撤离。等敌人进攻到村里时,万家坊已经是人去村空。鬼子头气急败坏,指挥小鬼子们向芦苇荡攻击前进。


   在高大茂密的碱蓬棵和芦苇丛里,游击队员们如鱼得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进可攻,退可守,这里却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鬼子二鬼子被打死打伤多人,再也不敢冒失攻击。鬼子在这里打了三天三夜,只烧了几里地的芦苇和碱蓬棵,游击队和鬼子继续周旋,而村民们都走进芦苇荡的深处,吃喝拉撒睡,啥都不耽误。因为他们对这里的地形太熟悉了。茫茫的盐碱地,拯救了游击队和村民们。


   鬼子毫无进展,还死伤无数,气急败坏下,放火烧了村里几栋房子撤了。这个故事我百听不厌,无数次打听那些经历过的人。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那一年全国掀起炼钢炼铁运动,小小的万家坊,也没有独善其身。炼铁运动也在小村里热火朝天的搞起来,家家户户砸锅炼铁。村里支起高高烟囱,垒砌土法炼钢炉,把村里大部分树木砍伐,燃起熊熊大火,映红了汉子那黝黑的脸庞,汗水滴在炉火上,泚啦一声,冒起一股白烟,消失不见。所有村民,都在村委大食堂,勺子碰锅碗,吃起了大锅饭。那年丰收不丰产,上边号召搞各种运动,人民都进社,不要小资思想。结果粮食都烂在地里。听母亲说,那年的粮食长的特别好,据说亩产一万斤!那地瓜,都和狗头一样大,把土垄拱开,露出地面。最后也烂在地里了,看着真心疼。


   第二年的秋天,玉米刚刚甩缨子,高粱抽穗。暴雨倾盆,接连下了四十天。地里一片汪洋,村里低矮的房屋都泡在水里。人们都往高处爬,有的撒到房顶,有的爬到树上,等待着雨停,盼望着大水退去。终于天晴了,村子里的水退去了,人们纷纷从房顶上,树上下来,查询着家里的损失,互相问询着伤亡情况。


   村子东边盐碱地,白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的大水。村子南边的地势高,可那些庄稼也泡在水里,人们拿了木盆,背着袋子,趟着水去地里采收那些还不饱满的玉米和高粱。村里已经没有了多少余粮,因为去年的粮食没有收,就指着今年的粮食糊口了。一个月后,大水基本退去,盐碱地里只剩下十几个水洼,里面竟然有鱼。肚子里咱就没有了油水的人们,拿起筛子簸萁,挽起裤腿,下到水洼里捉鱼。


   六零年,大饥饿!年前的粮食早就吃光了,才过年的时候,就饿死了人。还能动的,实在无法忍受饥饿,纷纷北上南下,要饭逃活!那一年,万家坊几乎一半的人都去了东北。没有办法,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为了活命,只能背井离乡。


   留下来的人,不是家中有老人,就是腿脚不利索。他们只有吃树皮,挖草根。村里的榆树都扒成了白棍儿。吃完榆树皮,就吃柳树皮槐树皮,甚至有的人实在没有吃的了,就吃枣树皮,用火烤焦后,在磨上膜碎了吃。村里每天都在死人,人们饿得抬不动尸体,只好就近埋了。那年,我爷爷奶奶都饿死了。我爷爷把棉袄袖子里的棉絮都吃光了,也没有熬到春天。父亲靠一堆干透的地瓜秧,用磨膜碎了吃,熬到了春天,然后挖斧子苗的根,挖曲曲菜,总算活了下来。


   七四年,白茫茫的大盐碱地上,人欢马叫,熙熙攘攘,一群石油工人驻扎到那里,勘探石油,开发农场,他们开沟整田,引来黄河水灌溉,竟然在盐碱滩上种出了水稻,这些人也很艰苦,住在地窝子里,吃着窝窝头就咸菜,艰苦奋斗,几年就把地调农场建立起来了。


   在八二年,农场就实现了机械化,而我们村,还处在牛拉人背的时期。那年我不到八岁,还不如驴高。父亲架着耕犁,我在前边牵着我家那头秃尾巴驴。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在翻开的新鲜泥土里,那头驴是个犟驴,非常邪,一点也不听话。我用力拉着缰绳,可它却不肯有力拉,急的我满头大汗,却没有办法。父亲扬起鞭子叭的一声,抽在了驴腚上,那驴一呲牙一咧嘴,尥起蹶子小跑起来,倒是拉着我跟着跑。


   我们的地,隔着一条沟,就是农场。他们坐在拖拉机上,耕地播种收获。他们早早地就把小麦种上,然后男的女的都穿的光鲜靓丽,高高兴兴地走在我村的小路上。再回过头看我们,还是汗珠子摔八瓣,过着原始的生活。


   我好羡慕他们,和父亲说:“咱们啥时候才能和他们一样啊?”


   “快啦,快啦!等你长大了就和他们一样,比他们过的还好!”父亲擦着汗水说。


   为了这句话,我等了二十年。真的过上了比他们还好的生活。


   九十年代中期后,油田地调队调走了,随后农场的人也搬走了。


   新世纪,商河把这里规划成了商河工商业产业园区。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片片工厂如雨后春笋。商河温泉基地,也从我们村的土地上建成。那个生长在茫茫盐碱地上孤独的村庄,现在竟然成了城中村。


   再次回到万家坊,一切都变了,再也找不到原来的一点影子。村东那片白茫茫的盐碱地,芦苇荡,碱蓬棵,被繁华的商业区和工业区所淹没。时间流水,岁月老去,但盐碱地的传说和故事,却没有结束。


【编者按】读到作者的文章,就如同见到作者本人,稳重,朴素,有序,实诚,老道的笔法,把万家坊的故事,按照时间的顺序,娓娓道来,故事里蕴含的历史和万家坊人的斗志精神,让人钦佩,在万家坊发生的一幕幕,在作者的笔下如同电影的画面,有悲伤,有欣喜,有奋斗,有成功。精彩文章,推荐分享。[编辑:晗蕤]【推荐号:0】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3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