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锁阳情结》(散文)

作者:车辙   创建时间:2019-09-09 10:49   阅读量:19635   推荐数:0   总鲜花数:2赠送列表   字数:2285


        锁阳这种野生植物,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或是听说了没有见过。我第一次认识锁阳,是在刚参加工作第一年的那个冬季。那个年代,座落在戈壁滩上的小镇,一年四季都很难见到新鲜蔬菜,开饭的时候,家家饭桌上的菜肴,不是粉条炒豆芽就是豆腐炖海带。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春夏的季节,住在戈壁大漠上的人们,就会成群结队地到戈壁滩上采摘沙葱,采回家中或是切碎作饺子馅,或是洗净用盐腌制成咸菜,味道十分鲜美。到了冬季,人们也会手拿小铲,去沙漠的边缘地带挖掘锁阳,或是烹炒、凉拌,或是切丝后掺上面粉蒸制,用以代替粮食的不足。


        据说,两千多年以前,汉武帝欲联合游牧在祁连、敦煌一带的大月氏共同打击匈奴,遣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陇西后经过河西时被匈奴拘获。后来,张骞趁匈奴内乱得以逃脱。当时,逃亡的路途十分的危险和艰难,戈壁滩上飞沙走石,酷热难耐;葱岭冰雪皑皑,寒风刺骨。一路荒漠漫漫,人烟渺茫,水源难寻;加之匆忙出逃,物资准备不足,张骞一行人风餐露宿,倍尝艰难。水喝光了,干粮吃尽了,不少随从或葬身黄沙或因饥渴倒毙在途中。在绝望之际,有个随从偶然发现身边的沙漠上露出了几根三四厘米高的茎状植物,圆圆顶端的那一抹艳红让人垂涎。这个随从滚爬着扑在沙漠上,张开嘴将那茎根狠狠地啃了一口,也没顾上咀嚼就吞入了腹中,顿时,一股略带微涩的清甜沁出了喉咙,满口余香。随从连忙呼唤众人,张骞一行人在这根小小的锁阳上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每人刨挖了不少的锁阳,饿了渴了就啃几口,在锁阳的呵护下,终于走出了戈壁大漠,回到了长安。


       七百多年后,唐代有位高僧玄奘,十三岁出家学习佛教经典,遍学了传入中国的各家经论。为了解决佛经中诸多疑难问题,进一步提高佛学研究的水平,他选择了西行求法的道路,希望能在佛教发源地印度找到统一国内诸家异说的经典。二十九岁时,他写信给唐太宗,请求到印度去研究佛经,唐太宗没有允许。三十四岁那年,玄奘只身一人离开首都长安,前往印度取经。玄奘一路风尘,经凉州、过甘州、到达了肃州。玄奘在肃州化缘时,一位老翁听说他只身西去取经,极力劝阻:“肃州西去道路险恶,八百里沙漠漫漫无边,你只身前往必定凶多吉少,要么趁早回头,要么再等数月,若是有驼队经过这里去西域,你可以租上一两峰骆驼结伴而行”。玄奘婉言谢绝了老人的好心挽留,毅然继续西行。


       玄奘出了肃州,一路向西,越过了黑山,又跨过了一座又一座残缺的烽火台,来到了沙漠的边缘。漠风卷着沙石呼啸着迎面扑来,玄奘顶着风沙艰难地行走着。一天一天过去了,玄奘终因饥渴交加、体衰力竭,倒在了漫天飞沙的大漠上。昏睡中,玄奘感觉到一股暖流经过食道进入了胃腹,他吃力地睁开双眼,看到自己躺在一座矮小的土屋里的一盘土炕上,土屋墙根边炉灶上的瓦罐里,腾出着一股股的热气,弥漫了整座小屋,一个魁壮的汉子正在往炉灶里添加材禾。


         汉子见玄奘醒来道:“今早出门去挖梭梭材,看到你大半身埋在沙丘中,就把你拖到了家里,刚才熬了一罐锁阳粥,给你喂了一碗”。


        玄奘问:“这是什么地界”?


        “这是瓜州的锁阳城呀”!汉子说,“虽然我们这里没有几户人家,也种不成什么庄稼,可我们这三九三的锁阳胜过人参呢,喝了锁阳粥精神好多了吧?”。汉子撂下手中的材禾,又舀了一碗粥递到玄奘手中,“锁阳是我们这的主要食物,炒了当菜、熬了当粥、蒸了当饭,生着吃即解渴也解饿”。


       玄奘喝过锁阳粥果然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谢过汉子后,带着裹好的一包锁阳,又踏上了西行之路。


        转瞬间,时光又飘过了一千多年。一九三七年的三月,正是祁连山地区最寒冷的季节。一支衣不遮体、骨瘦如柴的队伍,冒着零下三十度的严寒,踏冰履雪向着祁连山西部行进,寒风夹着鹅毛大雪从山峰扑向峡谷,像利刀般撕扯着战士们的身躯。战士们相互搀扶着,行进中不时地有精力耗尽、疲劳已极的战士冻僵倒下,长眠在了祁连山脉的山脚下。到了祁连山上,因为没有粮食,没有医药。西路军红三十军副军长兼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左臂被子弹射穿后,导致伤口严重感染。为了不拖累战友,自愿留在了祁连山上。战友们将仅有的几根锁阳作为口粮,放进了师长的衣兜里。几天以后,马匪在搜山时发现了快要被严寒冻僵的熊师长,捆绑后押送到了西宁。马步芳劝其投降,熊师长破口大骂,马匪恼羞成怒,下令将熊师长绑在炮口活活轰死,死时年仅二十四岁。


        由于祁连山下山的出口都被马匪封锁,西路军残部在李先念的率领下,在零下三十度的祁连山原始深林中向西穿行,战士们身上的单衣经过多次的激烈战斗,早已衣不遮体;有的战士连草鞋都没有一双,只能用碎布将脚简单地裹绑一下。宿营时,干部战士只能三人一堆、两人一伙背靠背地坐在雪地上,顶着一块破烂的羊毛毡片御寒。每天清晨总有一些战士没能再站起来,被活活冻死在了祁连山上。十几天后,队伍下了祁连山进入河谷野牛山原始深林地带时,一千五百多人的队伍中只有九百余人活了下来。出了野牛山原始深林,队伍又走进了茫茫的戈壁滩,在沙暴的狂虐下,战士们一个又一个地倒了下去。剩下的战士靠着几根锁阳充饥,用顽强的毅力走到甘新交界的星星峡时,已不足四百人。


        或许是对古人的敬畏,或许是对先烈的缅怀;或许是人们对锁阳独有情钟,或许是锁阳与人们有着不解的情结;千百年来,锁阳一直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今天,如果你来到我们这个戈壁小城坐客,你在街边路口一定能看到,地摊上铺满了风干的锁阳和新鲜的锁阳,你在商场或店铺一定能看到,那琳琅满目的锁阳制品,锁阳酒、锁阳茶、锁阳咖啡……


        同志,当你喝着锁阳茶、饮着锁阳酒、品尝着用锁阳制成的美味佳肴时,不要忘记!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我们的先烈,不要辜负了先烈们执着的信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后台,以便删除。感谢图片原作者。)


【编者按】刚刚看到文章标题的时候,我以为“锁阳”是地名,当我看完文章简介的时候,顿时觉得自己孤陋寡闻了,继而对这篇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中,锁阳的故事贯穿古今,最为突出的是它的药用价值与食用价值并存,再加上那些催人泪下的小故事。靠山吃山是所有人的生存本能,锁阳与当地居民有着不解的情缘。一个小小的、寄生的、草本植物在作者笔下变得活灵活现,使我看得口水直流。感谢赐稿新长城,期待佳作连连,推荐文友共赏。对了,我忘了向读者交代了,如果您看完这篇文章想法和我一样的话,别忘了弄回来给我尝尝哈。【编辑:风铃A】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1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