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书海拾贝,墨香致远——评〈我与书〉

作者:新长城编辑部   创建时间:2024-09-13 10:59   阅读量:22770   推荐数:1   总鲜花数:2赠送列表   字数:3997


书海拾贝,墨香致远——评〈我与书〉

晨风

朱宏球的《我与书》宛如一幅绚丽多彩且韵味悠长的画卷,在时光的徐徐舒展中,生动地呈现出作者与书相伴的漫漫人生旅程。从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对书的敬畏与珍惜,到朝气蓬勃的少年时代对书的渴望与追寻,再到激情四溢的青年岁月对书的痴迷与执着,直至成熟稳重的成年阶段对书的反思与回归。字里行间,那如潺潺溪流般的对书的深沉情愫,似袅袅青烟般萦绕在读者心头,令人感同身受,进而引发了人们对书以及阅读的深刻思索与感悟。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读书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文章开篇,作者以简洁而有力的话语点明了小时候所信奉的“读书能治愚”这一信念。犹如一颗蕴含着无限希望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心灵的沃土里,为其日后与书结下不解之缘埋下了伏笔。上小学时,领回课本后的一系列举动,仿佛一场庄重而神圣的仪式。让姐姐用报纸小心翼翼地包书,那报纸宛如一层坚实的守护铠甲,将课本紧紧包裹,唯恐那书沾染一丝尘埃。接着,用彩纸进行精心包装,为课本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仿佛为其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外衣。再后来,购买透明塑胶封面套,简洁又美观,恰似给课本穿上了一件时尚而精致的防护衣。在书页上郑重地写下姓名和班级,那一笔一划,犹如在与书立下一份庄重的契约,宣告着对它的所有权和责任感。舍不得在书上乱涂乱画,认真书写笔记和标注,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知识的浩瀚海洋里。这些细微的举动,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书的敬畏之心。那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尊重,仿佛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宝藏,承载着无尽的智慧与奥秘。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维克多·雨果的这句话在作者对书的爱护中得到了深刻印证。作者对书的爱护,并非仅仅出于一种习惯,而是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书的尊严。这种对书的尊重,在当今这个快节奏、功利化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正如赫尔曼·黑塞所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在很多人眼中,书可能只是一种获取知识的工具,一种应试的手段,或是一种装点门面的饰品。但在作者心中,书是有灵魂、有尊严的存在。它承载着人类的智慧、情感和梦想,是文明的传承者,是心灵的栖息地。书的尊严,在于它的内涵,在于它所蕴含的无尽的知识和思想;书的尊严,在于它的历史,在于它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书的尊严,在于它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改变人生。

    此外,作者用“黄果”的汁液给课本插图上色的描写,充满了童趣与诗意。黄色的汁液,如同一股神奇的魔法,让课本的色调协调柔和,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给人一种舒适温馨之感。那一本本被上色的课本,仿佛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承载着作者的创造力和对美的追求。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对书的热爱。通过给课本上色,作者让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自己与书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书不再是冰冷的纸张和文字,而是充满了温度和情感的伙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初中时,作者对书的渴望愈发强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无法熄灭。顺天中学对面的旧书地摊,成为了作者的精神乐园,一片充满着无限可能的知识宝藏。尽管零花钱有限,但作者依然成为了蹭书看的常客。课余和周末,扎在地摊上看书,一本一本地翻阅,精读、速读、浏览,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界上只剩下了书和自己。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书成为了作者心灵的寄托,让她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忘却了生活的困苦和烦恼。

    自己家没有书,作者便经常借别人家的书看。用两包烟换来一套《西游记》的经历,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书的渴望。华哥的爽快答应,或许正如作者所猜测的那样,是见她喜欢读书,故意让利于她。这段经历不仅让作者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书籍,更让她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那一套《西游记》,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作者通往文学世界的大门。在那个神奇的世界里,作者与孙悟空一起大闹天宫,与猪八戒一起贪吃偷懒,与沙僧一起默默奉献,与唐僧一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书,让作者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让她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上高一那年的暑假,作者借到了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飘》。那本书,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作者的世界。书中主人公斯佳丽与白瑞德的爱情深深吸引了作者,甚至让她爱上了白瑞德这个男主角。作者对《飘》的痴迷程度令人惊叹,干农活时满脑子都是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与斯佳丽一起经历着爱情的纠葛、战争的磨难和生活的挑战。中午休息的间隙,作者马上钻进房间看书,盛夏的炎热被抛之脑后,心中只有那本《飘》。没有风扇、没有一丝风,作者却全然不觉得热,这或许正如俗话说的“心静自然凉”。书,让作者的心灵得到了宁静,让她忘却了外界的喧嚣和炎热。正如毛姆所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晚饭后,洗漱毕,就是作者酣畅淋漓阅读的时间。然而,母亲的唠叨却如同一阵阵不和谐的音符,打破了这份宁静。“快睡觉啦,天天看,眼睛要瞎啦。”“快睡觉吧,电费不用钱吗?”母亲的不理解并没有阻止作者对书的热爱,反而让她更加欲罢不能。作者只好暂时关灯打手电筒看书,等他们睡了再开灯继续看。母亲没有上过学,根本无法理解看书入迷时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她也无法理解那点电费对阅读所带来的价值来说根本无足挂齿。这种对书的执着,让人感动,也让人敬佩。书,已经成为了作者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她的精神支柱,是她的灵魂寄托。

    作者以白瑞德为心中的形象标准找对象,这一细节既展现了作者对书中人物的喜爱,也反映出书籍对作者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书籍不仅可以带给我们知识,还可以塑造我们的性格、影响我们的人生选择。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思想。这些经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上大学时,作者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阅读文学理论和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成为常规作业。在那个充满着书香气息的校园里,作者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不断地充实自己。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作者庆幸自己坚持多读了几本书,感恩书本带给自己的安定生活。然而,工作以后,家里的书慢慢多起来,作者读书的时间和自觉性却大打折扣,常常在网络新媒体上浏览,阅读纸质书的时间甚少。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的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书籍的持久影响力。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具有普遍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新媒体的兴起,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阅读,纸质书的阅读量逐渐减少。作者对自己的反思,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反思。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是否也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网络新媒体的阅读虽然便捷,但却缺乏纸质书的质感和深度。在电子屏幕上,我们往往只是快速地浏览信息,缺乏对文字的深入思考和感悟。而纸质书则不同,它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文章最后,作者表达了要深刻反思、挤时间与书好好会晤的决心。这一结尾给人以希望和鼓舞,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书的热爱并未减退,只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暂时迷失了方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作者会重新找回与书相伴的美好时光,继续在书海中畅游,在墨香中追寻人生的真谛。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我与书》是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它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作者与书的深厚情感。从童年到成年,书始终陪伴着作者,见证了她的成长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作者的老师、朋友和伙伴。

    通过作者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书籍,保持阅读的习惯,让书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文章也引发了我们对阅读方式的思考。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阅读选择,但纸质书的独特魅力依然不可替代。我们可以在享受电子阅读的便捷的同时,也抽出时间阅读纸质书,感受纸张的质感和墨香的韵味。

    总之,《我与书》是一篇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佳作。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书的关系,激发我们对阅读的热爱,引领我们在书海中拾贝,在墨香中追寻人生的真谛。让我们一起拿起书,走进那个充满着智慧和美好的世界,与书相伴,墨香致远。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妨放慢脚步,翻开一本书,让心灵在书的世界里得到片刻的宁静和慰藉。因为书,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晨风,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河源市人。系中华诗词一级著作家、中华诗词学术研究院终身名誉副院长、《中华风》杂志社副主编 、《大家文学》顾问、河源市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作家•纪实》 《报告文学》杂志社特聘作家,《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河源市作家协会、河源市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岭南诗社常务理事兼龙川分社社长、龙川县作家协会主席、多家报刊特约记者。已出版《爱心储存》《阳光下的影子》等九部著作,所写作品获得过全国各类奖项80多次。连续2届获得“全国冰心文学征文大赛(成人组)散文金奖”,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金奖作家”“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和“当代优秀艺术家”“中国时代新锐作家”“华语春晚十佳诗人”等称号。多次应邀出席国家有关文学艺术成果研讨会和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受到国家有关领导人和文学艺术界名流接见。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1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