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寄出的信
晗蕤
“儿子,(:)在外打评(拼),不同家里,要照硕(顾)好自己,家里的雨水多,收成非常好,妈妈司(饲)养的鸡、兔子和猪都很肚(壮),兔子生了好几卧(窝),又能变美(卖)些,过囗(年)了,什么时后(候)回家,不要代(带)太多的东西,妈妈背(备)好的鸡肉,兔肉,猪肉,都是自家养的,香着呢,也安全,乡里令(冷),给两(俩)娃穿爱(暧)些,豆豆把作业和书代(带)上,同同(桐桐)不用代(带)玩具,我给他作(做)了好几件玩具。”
……
镇上的邮局,没有了影子,听说被时代碾压成沙粒,尘埃,父亲的信,只能躺在抽屉里,没有穿衣裳,静静地闻着木香充饥,紧紧地抱着漆黑取暖。
一种思绪,涌上心头,越来越乱,越来越浓,乱得打成死结,浓得已经凝固,我的委屈的汉字,在白纸上摆开阵势,不服输,解拆那死结,融化那凝固。
父亲的这封信,尽管有很多白字,错别字,依旧认真,依然工整,点画间,充满了温度,仿佛是,他对我们的思念和牵挂,又好似,他对这个家的爱与责任。
数字化的时代,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键盘的快捷与高效,汉字的修改与功能,让我们忘却了手写汉字的美丽。
父亲的这封信,像一条带刺的皮鞭,抽打在我的灵魂,无影的血腥味,让我对手写汉字,有了从未有过的敬重和责任。
渐渐地,我怕,我的孩子写不出一副春联,我怕,我的孩子读不懂这封书信,我更怕,某一天,我没能力手写某些汉字,我更怕,某一天,我不会手写自己的名字。
父亲的这封信,是他对孩子的思念,父亲的这封信,是他给家庭的温暖,当然,还有父亲没有写出的忠告。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手写汉字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共 2 条评论
冬祺笔丰,遥祝好!
佳作欣赏,感佩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