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今晚的月亮

作者:陌上尘颜   创建时间:2015-11-15 00:00   阅读量:15532   推荐数:0   总鲜花数:0赠送列表   字数:2237

 

    张爱玲的文集很早之前就看过了,家里书柜里有一套,没事的时候也反反复复地再翻阅。

   《小团圆》是她到美国后的作品,原是英文写的,因为涉及政治敏感人物,大约是不准备出版的,后来还是写了中文,算是遗作吧。好像2007年才正式发行,在一些期评里也读过该书的简介,却一直不曾仔细看整部作品。那日在图书馆借书,在一溜整整齐齐的书架里,看到《小团圆》几个字,便抽取出来,白底大红的剪纸封面,倒是有些张爱玲的风格,最主要的是,这种没有刻意找寻而随意入眼可以顺手拈来的事物,实在是我最喜爱的方式。

    整篇文章延用了她一贯冷静的笔调,本是写的自传,却看不出她本人,感觉上她站在那里,文字的后面,影影绰绰,似有似无,说的好像是别人的故事,与她不甚相干。女主角九莉的童年,其实也是作者的童年。父亲是个封建大家的遗少,常年逛窑子抽鸦片,母亲虽是闺秀却接受过西式教育,加上姑姑也是新女性,这样子格格不入,自然是离了婚,作者在这样的家庭长大,衣食不至于愁苦,然而后母的泼辣父爱的懦弱,作者悲观地觉得,只怕活不到十八岁,倘能活着不死,一心只想着出国去,结果,去了香港念大学,适逢战乱,完不成学业又不得不回来。

   作者对这些成长旧事着墨不少,等到笔峰转到情感时,文章已写了大半,序言说作者曾多次修改,我想作者不是不想写爱情,只是事先没有征求男主角的意见,加之该人政治身份敏感。不过作品发表时,男主角已过逝,所以也没什么顾虑了,为什么作者还是不肯多写呢?也许就是作者自己说的,她只能远远地窥视他,虽说他终究还是给了她一纸婚书,却没能给她现世安好,然而她也不至于会自杀,只是就此枯萎了。

    写到这里,觉得有必要引用作者的部分原文,然而书是图书馆借的,到了还书的时间,我一时也背不出一大段一大段,结尾有些印象的,大意是作者梦到了男主角,微笑着向她走来,牵着两个孩子的手,在密密的森林里嘻戏奔跑......好像是皆大欢喜的结局,这其实不符合作者真正的主流思想,为什么会有这一段?可能是作者不想把那残忍的疤一层层揭开,想要给读者一些希望吧。

    张爱玲是四十年代上海一位红极一时的女才子,“出名要趁早啊”——她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女作家。这个被文坛誉为“奇迹”的带着神秘感女性,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清朝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也算是一位贵族的后裔,虽然出生于官宦世家,写的却是平民小市民的喜乐哀愁。光怪陆离、珠光宝气的沪、港、十里洋场、一群抑郁、苍桑、悲凉的女人。

   这些女人大都生长在旧家庭,生活在即将破落或已经破落的书香门弟,她们没有被革命感染,只为经营自己平庸的生活,她们寻找、挣扎、忍受,奋力冲破封建意识的羁缚,不停地追逐物质金钱,享受生活,认为这就是幸福,但是她们被一只巨手紧紧扼制着,这只巨手就是来自千年相传的传统封建意识。女人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处在弱势地位,她们从来不曾改变过这个残酷的现实,所以在强大的封建意识里,女人追逐幸福的愿望只能作为一种附庸存在于当时的社会。女人也无法逃出“食”、“色”的圈子,唯有放下女性的尊严,无奈地依附于物质极其丰盈的男人。

   同时,我觉得张爱玲本人是一个非常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的处世态度是绝望的,因此她笔下的女性,大都赋予了一层浓郁的悲伤苍凉的色彩,晦涩而暗淡,这种悲伤和苍凉是从女性自身散发出来的,是一种浸透到女人骨子里的与身俱来的忧虑和伤感气质。这些女性,带有浓郁的封建“原罪意识”,挣扎、堕落、沾沾自喜、代代相袭……

   张爱玲是一位站在幕后的观众,她站在人生舞台的侧角,观察着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清醒而又冷静,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女性的悲喜剧——《小团圆》也不例外,只是着墨的笔端,有着她本人生活的诸多影子。

   写到这里,似乎不得不提胡兰成,这个让张爱玲爱得低至尘埃的男人,也是当时文坛颇为争议的文人。我向来不愿意把政治和文学混为一谈,只是因为喜欢张爱玲,也就顺便看了胡兰成的作品,说实话,若是摒开他的身份争议,只从创作艺术来看,他的文字,实在是风和日丽,清新洒然。 而我呢,总是边看边恼,喜他的文字着笔,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处处有欢喜,民国乱世,一样天天明朗,花开有景。恼他,是他一生与多名女子纠缠,然而却又是至情至理,不好妄评。

   在张爱玲“深而不广”的视野里,我看到了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在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中煎熬,在清醒的失落感和没落感中谢幕——无可救药的痈疽与烂疤,她的作品就是看穿和透底的实际。不仅如此,在她传奇性的故事以及弥漫于其中的梦魇般的氛围里,在女人“说不尽的苍凉故事”里,我们感受到了另一类的文化和人性。

   张爱玲直接承传了通俗小说的衣钵,又以一个现代女作家的立场,用女性特有的笔触,进一步提升了传统通俗小说的品格,“是张爱玲使散失在都市里的民间文化碎片,重新凝聚起来,再生出真正的‘现代性’的都市生命。”她以传统通俗文学的形式,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女性世界,传达出女性与历史、生活、命运等方面的现代内涵。在沟通女性立场和传统通俗文学等方面,张爱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承传与超越上,树立了无以回避的高标。这样也才能够解释,为什么她能为雅俗共赏,在被发掘出来后,在文坛上掀起“张爱玲”热的真正原因。

   这个谜一般的女子,晚年被流传成为穿纸做的衣服,害怕空气过敏如同神女,也许她并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她的作品脱离政治,亦无多少忧患意识,但她落笔苍凉,文字唯美,让人为之动容。伊人魂已归去,在今日浮躁的城市,谁能替代永远的张爱玲呢?

   多年前的事,多年前的人,今晚的月亮!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