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若以一百年计,也就三万六千多天,再说大多数人也不见得能坚持活到一百年。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也就意味着人生又少了一天。过去了一天又一天,眼睛一闭不睁,这人的一生就过完了。人们常常在议论,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值得书写,才应该赞誉呢?回答也许是多种多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常的人有一个基本的理解,那就是不依赖别人过活,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不损人、不害人,尽最大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读完杨云的《回望人生路》,深感杨云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多彩的一生,成功的一生,值得书写的一生,值得赞誉的一生。
杨云一家六口人,原来拥有的全部财产仅仅只有一间十三平方米的破瓦房。由于他父亲当过国民党的兵,被人为地视作“二十一种人”。在那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和“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语境下,无疑注定了他比别人有更多的磨难和艰辛。好在他豁达、开朗、聪明、好学、勤奋,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人生的路上。正如他在书中写道,他放牛,做木工,挑着沉重的担子在漫长的山路上来回奔波,编织竹器,割松香,干杂活,修钟表,种甘蔗,种水稻,开公路,填土……做过许多活,被游村示众过,吃过无数苦,甚至曾过着与世隔绝的野人般的生活。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虽然多灾多难,却也不失精彩纷呈。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杨云的高尚人品。他出门在外做工,从不争强好胜,得饶人处且饶人。他告诉人们,在异地“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跟人斗气,也不能夸夸其谈,而要冷静,要虚心学习。”如果每个人都能谨记这些,即使你身处在遥远的异乡,在一个语言、生活习性等诸多不同或者有着浓厚的排外情绪的环境中,也不会感到孤独、焦虑,也不会觉得伤感。
另外,杨云受到了乡亲们许多不公正、甚至是屈辱性的待遇,但他也不计前嫌,始终一如既往地支援家乡的建设。在自己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毅然为家乡捐赠了六万多元。他在外乡也为乡亲们办好事,接济和资助乡友,为乡亲们捐款四五万元。杨云待员工亲如亲人,从不拖欠员工工资。他尊重照顾合伙人,吃苦在前,享福在后。他尊老爱幼,骨肉情深,怀着感恩的心和情怀,悉心照料年迈的父母亲,对子女既精心抚养又严格要求,既遵从“棍头出佳子”,又尊重孩子们的兴趣。
值得称颂的是杨云健康的人生观。他不信神、不信鬼,“不去拜神佛” 。他推崇人死后,“火化后把骨灰撒到大海里,或撒在泥土里种上一棵树,也不要在家里烧香拜祭” ,既美化了自然环境,又节约钱财和时间。他反对赌博,告诫人们“赌博门中莫去亲”,赌博会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他反对吸烟,认为吸烟既害自己,又害别人。他痛斥吸毒,认为吸毒是万恶之渊。他不喝酒,“谁劝我喝酒我都不敢喝,不管你的酒多好多贵我都不喜欢,甚至给多少钱让我喝几杯也不会接受。”
值得学习和效仿的是杨云良好的生活习性。他热爱文娱活动,空闲时就吹笛子、拉二胡和下象棋等。他坚持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一有空就打乒乓球,跳水,游泳,练武,等等。
值得赞誉的是他“男人有钱更高雅”,坚持不懈地读书,写书,完全摒弃了那些没文化而又拥有万贯家财的土豪们的那种“一旦有了钱就常去灯红酒绿场所醉死梦生”的恶习。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能写一本书,应读万篇文”。可见杨云除了正常的工作之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和写书上。他的一本20多万字的长篇《回望人生路》的成功出版,凝聚了杨云的多少心血和智慧,也耗去了他的多少精力和时间。我企盼着杨云今后能绘出更加绚烂多彩的人生画卷,写出更多、更美的书籍。
|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