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沂州徐公砚

作者:散木   创建时间:2019-09-20 17:57   阅读量:19780   推荐数:0   总鲜花数:10赠送列表   字数:2752

传统意义上,文化人,特别是文人,注定是离不开笔墨纸砚的。我虽算不得文人,但对砚台却一直有些偏好,各种因缘际会,这些年下来,手里也存了几方。早就听闻徐公砚,却一直思而未得。这次借着小长假,专程到临沂,拜谒书圣王羲之故里,再到沂南,在徐公砚的出产地收得几方,才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砚,做为文房四宝之一,原本是识文断字之人的必备用具,是实用器,就像京剧《包公案》里的王朝和马汉,一出场,手里就各自捧着一方大印和一方砚台,那是为了方便包大人随时随地断案子、写判词、盖官印。随着墨汁的出现、笔的进化,特别是进入电子智能时代后,砚,逐渐成为了文化人的专属。除了在那些挥毫泼墨者的案头上你还能看到,砚,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已经渐行渐远了。
这也难怪,时代总是要进步的。中国为世界贡献了象形字和纸,但纸的昂贵、汉字的形声分离以及笔画的繁琐,也把人隔离出了三六九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是对富贵人家说的。穷人家哪有闲钱供孩子读书,更不要妄议高价买纸回来让小孩子划拉那些不当饭吃的破字。于是,也造就了“第一文盲大国”。与之相背离,砚,也与笔墨纸一起,不仅成了文化人的专属,还被文化人带进了上流社会。偏偏“自古文人多矫情”,他们对一方方石块儿,极尽构思、雕琢之精巧,以石寄怀,以石传情,以石寓意,也多亏了这些矫情的文化人,使得原本普普通通的一方方石块儿,日渐成为中华独有的实用与艺术融而一体的创意作品而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更由于其取材自然,天赋异禀,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雅士和贵胄皇室收为珍玩藏品。


徐公砚属鲁砚的一种,它的制作材料——徐公石,属玄武岩层,石质坚硬,密度极高,富含硫磺,用它制成的砚,叩之清脆,其声如磬,着手生润,滴水不干,下墨如挫,磨墨无声,发墨如油,色泽鲜润,且不损笔毫,墨汁在-4°C不结冰仍能挥笔自如,在酷暑炎热中墨汁也不易干涸。制砚工艺上,徐公砚亦如鲁砚,注重发挥各类砚材的色、纹、形态等方面的自然特点,因材施艺,寓精巧于简朴之中,形成了朴实、大方、简洁的风格。源自山东的书法大家颜真卿、王羲之、柳公权的著述中都有记载,文化大师楚图南为其亲笔题名,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舒同为其题字——"美哉徐公"。1993年,做为中国领导人赠送的国礼,成为了日本天皇的珍藏。


听村里的人们讲,这徐公砚的前世,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大唐年间,适逢大比,就是科举纳仕,类似于现如今的公务员考试。一个叫徐晦的举子,赴京应试,路经沂州府地,偶获奇型石片,爱其形色,试磨成砚,携带入京用于考场。偏赶上天气严寒,诸考生砚中之墨全被冰结,惟有徐生砚中墨汁不冻,书写流利,墨色晶莹。徐生自觉老天眷顾,文思泉涌,笔下生辉,结果高中进士,最终官至礼部尚书。这位徐公,休官后,怀念奇砚,遂定居于该地,此地出产的砚石就被叫做了徐公砚石,盛极一时。我们这次去到的村名就从那个时候叫做了徐公店。


回到家的这几天,天天泡上一壶茶,就去细细端详、静静揣摩、反复品味桌上的这几方砚石,这才慢慢意识到,让我为之动心的,实际上,只是它的自然、古朴和低调。每一方砚,说是砚,但更像是一块原石,制砚师充分尊重了石材的原始状态,尽量保留了石材的自然形态,不追求华丽,不事雕琢,朴实而天然,这让我对资料里看到的“自然第一砚”的美称有了更切实的认知。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大道至简的艺术理念,不正是山东人朴素、务实风尚的具体体现吗?不正是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内心渴求的“回归自然”吗?不正是浮躁环境中的人们所孜孜以求的“返璞归真”吗?


可惜的是,虽然,徐公砚形奇色美,历史悠久,但终究受困于沂南地区的交通闭塞和经济不发达,后世的知名度也就远不及端砚和歙砚,据说到宋代就已经日渐衰微了。


我在猜想,除去交通和经济因素,导致徐公砚知名度偏低的其他原因,或许是山东的一山一水一圣人太过突出,导致了月明星稀?也或许是山东人图实在的性格,在凡事都喜好“比”、都喜好排座次的国度里吃了亏?


什么四大名楼、五大名山,什么八大菜系、十大名酒,连人家国外的高校也给出了世界名校百强。对这类排名,我是很不以为然的。任何一类事物,你选定的划分标准不同,结果一定不同,甚至大相径庭,排列结果也就难免惹争议。你说哈佛和斯坦福谁是第一?说不清的。砚,也不例外。


就说这“四大名砚”,别说谁是第一了,就连究竟是哪四家,实际上也是一直没有定论。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印象里是指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新绛县和山东泗水的鲁柘澄泥砚。后来看到一份文献中记载,唐宋时期文人间流行的四大名砚说的是歙砚石、端砚石、洮河砚石和徐公砚石。仔细想想,也确有它的道理。这四种的共同特点是都以天然砚石为基材,虽然澄泥砚也曾贵为皇家贡品,但毕竟是用沙泥烧炼制成,质地类瓦,属陶瓷砚的一种,既然它不是石砚材,是另类,也就不宜并列。当下也有一种说法,是把同样以天然砚石雕制的同属鲁砚的徐公砚与青州红丝石齐名,与端砚、歙砚、洮河砚并称四大名砚。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家就是那么一说一论,反正也没个国家标准,不必较真儿,从中足以看出徐公砚的江湖地位,这就够了。


徐公砚知名度偏低,倒是有些类似于洮河砚。据说,真正上品的洮河砚,绿如蓝,润如玉,品质有胜端、歙。关于洮河砚网红度偏低的原因,《甘肃洮砚志》有过分析,我觉得很有道理:"凡物产于舟车交经之区,则其名易彰,而播易远”。就是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就像一些非常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对它的文化价值挖掘不深,宣传造势不够,更加上交通、环境、服务等的软硬件设施不给力,也就很难受宠了。


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景区,往往会在万众出游的节假日期间成为“小众线路”、“小众景点”。在这一点上,管理者们不该一味抱怨大众“层次低”、“没文化”,反倒是应当深刻自省。以我之见,这种现象的存在,绝不是大众没文化,而是你们没有把你所把持的那份文化所独有的魅力展示出来,没有对旅游者形成足够强大的吸引力,没有让旅游者感受到你的价值。要知道,旅游者是最懂得“用脚投票”的。


说到文化价值的挖掘,就不能不说到一个人,一个对徐公砚的今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在徐公店,跟村民聊天,他们的口中总会提到一个名字——姚树信,这位曾经驰名齐鲁大地的“家具大王”,秉持着书香门第的家传,满怀着对沂南文化的热爱,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充分利用徐公石这一独有的矿产资源,全面塑造徐公砚的文化品牌,在形成当地一大产业的同时,不断提升徐公砚的艺术品质,加大推广力度,才使得这一文化宝藏看到了再现辉煌的前景,也让当地百姓增强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立马删除

【编者按】由文人文化渐渐谈论到砚台,砚台的形成,砚台的文明,砚台与现代人联系.......一系列娓娓叙述之后,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天然的灵气,而徐公砚恰恰是。文章铺序有致,结构合理,脉络清晰,引经据典给力。好文推荐共赏,秋祺笔丰,遥祝好!【编辑:蓝儿】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2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