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香山红叶】《潮起潮落》第四章 踏入了社会(上)

作者:老渔翁   创建时间:2016-02-18 00:00   阅读量:11265   推荐数:0   总鲜花数:0赠送列表   字数:2552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走进,大海对家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当时的村叫大队。大海家的大队,是个比较大的村。管辖七个自然屯,八百多户,四千多口人。东西长八公里,南北宽有三公里,是个名副其实的渔村。这里吃水靠打井。因靠海打出的水多数是咸的。有时刚打时是淡水,过一段时间水就变咸了。没有办法,当地居民只能就吃这样的咸水。大海家的屯东头有一口井,不太深,这口井的水是淡的,这正是因为它浅的缘故。它浅高于海平面,海水渗不过来,所以水就保持是淡的。后来家搬到离海远些的南边,就近有一口井。这口井较深,有四十多米,井口也大,直径有一米多,就那么敞开着。井水有点咸,居民常年吃,也就习惯了。家里用水要去挑。两个桶,一个桶装满水有二十公斤,一担水是四十公斤。大海当时挑起来很吃力。水从井里抜出来就更难了。一桶二十公斤的水,要一把一把的从井里抜上来,不能停,更不能松劲,松劲水桶就掉下去了,那不是前功尽弃了吗。要腿有劲能支撑住,腰有劲能挺住,手臂有劲把水提上来。提水的时候身体还要探到井口,不然拔水时水桶容易碰到井壁,那样这桶水就很难拔上来了。冬天就更难了,井口和井台面都是冰,很滑,双脚站在冰上还要用力,多危险啊。当时家里哥哥不在,爸爸身体又不好,挑水的重担就落在比大海大两岁的姐姐身上。真是难为她了。
    那时村里没有电,真是家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一般情况不能使用,关键的时候才能拿出来用一下,一付电池能用一年。晚上点的是煤油灯,为了省油,晚上只点一会儿,早早的就熄灯睡觉。那时也没有什么收音机、电视机。后来有了广播,乡里设了广播站,每天早、午、晚三次广播,可以听到国家大事和歌曲了。那有什么电话,通讯只有靠写信。乡里有个邮政所,邮递员骑着少有的自行车,两三天来一次,送信送包裹。汇款要收款本人亲自到乡邮政所去取。十多公里都是步行去。那时只有去县城时才能坐公共汽车,一天也只有一趟。你们说难不难吧。
    乡里的放映队可受欢迎了。基本上两个月能来一次。来放电影大人和孩子都很高兴。家家都早早吃完饭,孩子们拿着小凳子,去给大人们占位置。天见黑下来,看电影的人,从四面八方,三五成群,热热闹闹的赶来,场面十分壮观。在当时放电影已超出了单纯看电影的范畴。看电影是个聚会,利用这个机会,干部要讲一些事情,亲朋好友相聚聊家长理短,恋人相见谈情说爱。真是机会难得啊。
    毛主席让学生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艰苦的地方锻炼、学习,这确实是在书本上和学校里学不到的。大海回家乡参加劳动以后,深深的体会到,实践是最好的学习,艰苦的条件会激励你学习。
    大海学到了一些渔业生产知识。当时这里的渔业生产是近海作业,使用定置渔具,称为架子网。用四根碗口粗四、五米长的毛竹打成正方形的架子,固定在海底,网栓在架子上。网的大口拴在架子上,网身呈袖子状,越来越细,尾口扎上,鱼、虾从大口进入到尾部就出不去了。渔民在平潮时去提起网的尾部,结开袖口既可将鱼、虾收到船里。这里的渔货主要是毛虾,里面也混有大大小小的杂鱼,还有海兔、章鱼、螃蟹等。七月份有海蛰,八、九月还能扑到大对虾。这里的海蛰和大对虾是远近闻名的啦。
    大海的学习也有些象书上说的那样,从原来的懵懵懂懂到有些开窍。古代八大家之一的宋代苏老泉,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最终成为一代散文大家。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三十五岁才发奋攻读,博览群书八百种,终于在花甲之年,完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大海在劳动之余,坚持学习中学的语文、数学、物理等文化课,还看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等名著。还通读《毛泽东选集》,熟背《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和《纪念白求恩》。到大队搞专案以后,通过取证写综合材料等等,文化等各方面的学习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幸运的是大海又得到了上学的机会。虽然国家统一的中专、大学都停止了招生,但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开办了一些短期的学校,当时称抗大学校。大海家的县六九年的秋天,抗大学校开课了。这个学校设有农机、果树和医学等专业,大海被选送去学医学。
    这所学校在县城的东郊,校舍是十几栋砖瓦房。医学专业学习的课程主要是临床医学,包括外科、内科、儿科、妇科和五官科。大海刻苦学习,各科成绩都很好。
    这样,大海不但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还掌握了医务专业知识。他已经从一个渔童成长为一名知识青年了。
    抗大学校毕业后,大海回家乡当了医生,当时称这样的医生叫“赤脚医生”。
    由于这个村是个比较大的沿海村,离县城较远,所以设有一个卫生所。所里有三位医务人员,一名是一位老中医,一名是教师出身自学成医的西医,再一位就是所谓的学徒的了。现在加上大海四个人了,大海虽然刚来,但经过专门的学习,又在县医院实习过,所以他可以坐诊给患者看病。
    来看病的患者多是本村的,也有临村的。那个年代,老百姓有点病也不看,在家用个偏方什么的,抗一抗就过去了,实在不好才来就医。所患疾病多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再就是伤着了,当然也有危急病人。一般病人都能给治,对危急病人进行抢救,对重症病人实行转院。总之,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这个卫生所确实起到了救死扶伤的作用,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大海在这里长大,很了解老百姓的苦衷,对他们很理解,也很同情,怀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工作起来热情很高。早晨早早上班,中午顾不上吃饭,晚上忙到深夜。有的病人来不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来找,背起药箱就走。他经常晚上不回家,住在卫生所,好出夜诊给病人看病。时间不长,大海已被老百姓认可,他们都很喜欢这个年龄不大、会看病、态度好的小大夫。
    在所内大海虚心向其他三位学习。老中医大夫对他很好,教他中医中药。西医大夫原来是他的小学老师,对他是特别地好,毫无保留地教他。那一位学徒比大海大两岁,和他是一个屯的,他们互帮互学。这样的和谐工作环境使大海健康的成长,整天忙的不已乐乎,但很充实,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当时在中医针灸的基础上,兴起了新医疗法,大海认真实践。各自然屯也配上了卫生员,大海成了他们的老师,毫不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有关技术。大队又成立了合作医疗,卫生所经常组织各屯的卫生员集体活动。老中医带领我们上山采药,采回的药材,自己加工成中成药,给老百姓治病。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
    在卫生所的这段生活,是我一生中最快乐、最充实、最满意、最难忘的。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