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
第十四章 工作中学习(下)
作 者:老渔翁 当时对虾养殖已成为处里的重点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第二年全省的对虾养殖县就发展到五个,养殖面积超过两万亩,产量过千吨,成为全国养虾大省。我省的对虾养殖生产初具规模,已成为海带、贻贝之后的第三大海水养殖品种。为我省的渔业生产开辟了新路。
对虾养殖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国家出口对虾换回了外汇,总公司也赚了钱。省、县公司也获得了分成。渔民也获得了好的收益。相应地又促进了养虾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渔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生产实践中,大海得到了锻炼,提高很快。从国家总公司到县分公司,他都小有名气。也是省海水养殖对虾的元老之一,已成为省公司的骨干力量。年终机关评比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在组织大规模对虾养殖高产竞赛中,获得了有关部门的表彰。 大海那时脑海里就是工作,学习,再工作,再学习。 说句心里话,唯一牵挂的是在渔村的爱人和孩子。他下决心要把爱人办到省城,让爱人和孩子是城里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可这在当时是件很难办的事。 当时国家实行城镇和农村两种户籍的管理办法。城镇户口严格控制,除特殊情况农村户口不能到城镇落户。所谓特殊情况如大中专毕业生、部队转业、工厂招工等,要在城镇落户的。城镇要去农村落户的可以自愿。所以当时农村人到城市住主要是通过上学、当兵和招工三个途径。这三个途径对大海爱人来说,前两个根本不可能了,后一个难度也很大。 说句实在话,大海的两地生活问题的解决,家人以及组织都很着急。大家想利用招工的办法来解决。在家乡开始养殖对虾以后,国家同意在当地成立国营虾场,这就可以在当地招收职工。省厅的老同志帮着找市里劳动部门的同志,争取招工指标,并要把这个指标分到家乡的大队。大海也回到县里跑这个事。但最后还是没办成。 这时家人和在县里工作的同学也劝大海回县里工作。若在县里工作,离家近就好办多了。家乡所在市的同志,也建议大海调到市里工作,因家属在本市有些事也要好办些。大海有些动心,想调到本市工作。当时二哥已在市里安了家,大海在那里安家,应该说是个好方案。 大海向组织汇报了想调到市里去的想法。组织理解他的想法,但不同意调走。讲来到省里工作不容易,省里百里挑一把你选来,又培养你多年,你又适应这里的工作,你干的也很好,同志们也喜欢你,你怎么能走呢。两地生活问题是暂时的,组织一定想办法给你解决。在组织的劝说下,大海打消了调回市里的想法,又安心工作起来。 这时全省对虾、扇贝养殖发展很快。我省这两个品种的养殖生产在全国是重点。大海又是抓这两个品种的主管,所以很忙,整月整月的跑上跑下。陪同领导检查、技术指导、召开经验交流会等。那时会议也多,国家的,省里的,市里的,县里的,开也开不完。一开会就要写材料,没完没了的写。 当时大海已是局里写大材料班子成员之一,本处的处长是个大笔杆子,他拿着有关材料在那说,大海就在这记录,另一位整理一下就成了,最后大海再抄一遍。写材料经常加班到深夜。有一次大海晚上写材料太累了,第二天中午排队买饭时突然晕倒。经检查是劳累过度,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缺氧,神经性血压升高。组织很重视,派了一位同志把大海送回家休养了一个月。 大海就这样一年一年的过来了。 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给渔业生产创造了发展的空间。 水产品出口已成为农产品出口的大宗品种。养殖对虾的出口做的红红火火。在国家创汇的同时,促进了养殖对虾生产的大发展。全国的养虾有原来的四、五个省发展到全国沿海的多数省。扇贝养殖也有了新进展,开展了伐式人工养殖,如何加工也提到了议事日程。在进行出口贸易的同时,与先进国家的技术交流也随之开展。 为了提高我国扇贝养殖和加工技术水平,国家与日本达成了派技术人员赴日研修的协议。大海的省是养殖扇贝的大省,相应的派员赴日研修国家也给予重点安排。一九八二年金秋季节,国家来了通知,决定给我省两个赴日研修扇贝养殖加工的名额。经省局研究决定,大海被选为其中之一。 大海开始了赴日研修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日语的强化培训。参加了国家出国人员外语培训班,学习后日语获得了通过。其次是技术学习。在水产学院扇贝养殖专家的指导下,对扇贝养殖技术进行了系统地进修。再次是外事方面的学习。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重点对外事纪律方面进行学习。局人事部门在忙着向国家有关部门报送了有关材料。 大海的人生道路又要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