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
第十六章 回国当科长(下)
大海和同志们投入到紧张的管理工作当中。由于对虾、扇贝等海产品养殖生产的发展,海水养殖已成为渔业生产的重点。国家和省里都很重视,各市、县也不懈怠。相应的管理工作是忙的不可开交。一、二、三月进行上一年的总结和本年的计划安排;四月就开始育苗、养殖生产的设备维修等准备工作;五、六月要育苗、放苗和开始前期养殖;七、八、九月进行养殖期的生产管理;十月要进行对虾的捕捞和加工;十一、十二月忙于储运和销售。大海科的五个人,既有分工,又要合作。要下乡调查研究、技术指导;要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请示汇报;要整理来自各方面不同要求的材料;要参加上上下下的各种会议。一忙就是一年。
当时大海每月的工资是五拾六元。没嫌少,觉得很满足。认为国家有标准,该给你多少就是多少。脑子里想的就是工作,自己不想挣多少钱的事。你工作做得好,自然国家调工资时会给你涨。那时国家和省财政,每年都无偿划拨支农资金上千万,扶持渔民发展海水养殖生产。生产科都配合有关部门,公正地把这部分钱合理地分下去,没发生过任何问题。 一九八四年秋天,全国海水养殖会议在河北唐山召开。河北省的养虾生产起步比我们省晚,但他们吸取了先发展地区的经验教训,虾池建设标准化,养虾单产高规格大,经济效益好。我们省是养虾生产发展快,当时我省有三个县一个县的养虾面积就超过万亩。大海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代表我省在会上发言。这次会议学到了各地的经验,也介绍了我们省的情况,收获很大。 一九八五年秋天,全国海水养殖经济研讨会在山东潍坊召开。当时潍坊市海水养殖发展快效益好。海水养殖的发展,带动了渔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大海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做了《发展海水养殖事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发言,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 会议期间有幸参观了博物馆。 学到了不少东西。 大海的祖籍是山东省日照市石臼所。 一九六九年内查外调时大海回去过。那时石臼所就象个镇的规模,他们住在一个招待所。大海的三叔当时在石臼所的码头上班。他是抗美援朝回来安排在港上工作的。当时港口的规模不大,但有客运也有货运。从石臼所往北有两公里左右,就是祖家东明望台村。大伯、三叔的家都在这个村。都住着起脊的草屋。大海在大伯、三叔家住了几天。大伯家有个大他一岁的姐姐,三叔家有比他小的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他们对大海特别的亲,包饺子给大海吃。大海走的时候他们都落下了热泪。这次回来,本想回去看看,但由于公务出差时间紧,还是没能如愿。 过去对山东知道一些,如孔府、泰山,济南的趵突泉,郑板桥在潍坊当过县令等。还有那就是山东是沿海省,近邻几大渔场,海洋捕捞生产得天独厚。海水养殖生产的发展也较快,在全国名列前茅。这次来知道的多了一些。如山东自古以来以产鲁砚著称。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如今虽是硬金时代,但砚仍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中国名砚各省只产一种至多两种,但山东确有红丝砚、砣矶砚、金星砚和木石砚等等。现在,名石除了制砚之外,还用于制造色彩缤纷的观赏石,销路比砚更佳。山东的芙蓉石、玲珑石,尤其是青岛的墨绿石,都可制成各种形象的观赏石。 长山列岛北端的砣矶岛,居民以渔业生产为主。山东在这里首创人工养殖鲍鱼获得成功,并已推广到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区。有名的砣矶石也出产在这里。砣矶石生长在大海悬崖峭壁的石穴中,色青黑,罗丝金星,有波浪痕,击之发金属声,制成砚称金星雪浪砚。 从砣矶岛乘船去蓬莱,第二天一早便可乘车去青岛。青岛崂山区的李村是最容易找到墨绿石的地方。这里有墨绿石展览。每逢初二、初七有大集,渔民大量出售海底石,价钱也便宜。赶集的人很多,那气势不比看济南的趵突泉差。人们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穿行,四处搜索,在寻找自己所喜欢的墨绿石。 大海收获颇丰地结束了这次会议学习,回到了省城。 机关的人事在发生变化。大海被提升为生产科的科长。 领导找大海谈话,对他给予肯定并寄予厚望。 大海表示感谢组织的信任及决心把工作干好。 同时也提出了要求解决和爱人两地分居的问题。
|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