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态 军事历史 青春校园 经典言情 悬疑武幻 长篇连载,剧本连载 绝句小说 中短篇小说、剧本 微小说,闪小说 故事会 长城散文 古韵新声 现代诗歌 有声文学 作品赏析 论文天地 书画赏析 论坛精华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0
1慢
2
3
4
良缘天定 (小说)
作者: 肖吟
他和她结缘起源于一次意外的争吵。 他们两个人都在一个林场上班,彼此都认识,见面也只是打个招呼而已,是彼此熟悉的陌生人。苍山林场本来就是一个小林场,甚至是谁家在什么地方住,都是一清二楚,这里就像是一个不大的村庄,熟悉而没有交往,就是熟悉的陌生人。 他一直生活在乡下,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对父母的感情远没有对爷爷奶奶要好。这也不难怪,李秀利从两岁就去了爷爷奶奶家,一直到二十一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也实属正常。在老家村子里,李秀利有一个恋人,两个人相恋已经三年多了,这次分开还是第一次。距离加上思念,使两个人每个月都要花上一百多元的电话费,电话里的缠绵,终究因为长时间的分离而淡漠,在李秀利离开老家的第二年冬天,和李秀利相恋四年多的恋人做了新嫁娘,新郎却不是李秀利,而是村子里和李秀利平时最不对付的二狗子。 二狗子也是淘小子,也是孩子头,这和李秀利旗鼓相当,两个孩子头各有一个帮派,身后都有一帮跟屁虫,为了争夺一个孩子站在谁的麾下,两个人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不过还好,争论归争论,两个人从来没打过架,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袁芳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姑娘,是两个相互对立的孩子头的下一届学生,从十六七岁开始,两个孩子都喜欢上了袁芳,彼此较劲,袁芳谁都不愿意搭理,直到十八岁,三个孩子都与大学无缘,袁芳才心有所属。二狗子有些心灰意冷,就外出打工,让疲劳来减轻对袁芳的思念。 二狗子是小名,大名张凯利,一个秀利,一个凯利,名字里都有一个利字,是两个都有欲望当孩子头的人彼此对立。张凯利知道李秀利远去苍山林场上班,也回到了小村,对袁芳展开频频攻势,距离与便利的对垒,使李秀利败北,绵绵不断的情话抵不上频频施为的猛烈攻势,感情的转向袁芳做了张凯利的新嫁娘。 李秀利来到苍山林场,一直在生产一线做采伐工,冬季是生产大忙季节,连绵的群山没有信号,无法和恋人取得联系,感情的短缺,这也许就是袁芳移情别恋的原因。李秀利从山上下来,给袁芳打电话是空号,给好哥们打电话,这才知道,一周前,袁芳结婚,新郎就是和李秀利最不对付的张凯利。 李秀利是相当重感情的人,袁芳的背叛对李秀利的打击很大,李秀利一度心灰意冷,就像当年的张凯利一样的感觉。直到李秀利二十六岁才和二十三岁的张燕相遇。在苍山林场很难找到像张燕这么大还没有对象的大姑娘,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是众多男孩子争夺的焦点。苍山林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孩子不是到外地打工,就是远嫁外地,本地芳龄的大姑娘也就是张燕自己。 用张燕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死心眼。二十三岁,正是婚育年龄,张燕还待字闺中是有原因的,张燕十七岁就和同班同学相恋,两个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差不多连日子都选好了,谁知道他从外地领回一个姑娘,使张燕百感交集。常言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张燕不敢谈及感情,那些糖衣炮弹对张燕都没起作用,从多的追求者中,恰恰没有李秀利,李秀利也是受到伤害的而不敢言勇。 苍山林场地处大兴安岭北麓,近几年山货走俏,蓝莓、雅格达、松塔、蘑菇价格都不菲,不但本地人上山采山货,也吸引不少外地人来这里淘金,李秀利农村长大,能干是强项,秋季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这一天李秀利的运气好,当天采的雅格达一次没驮回来,第二次返回的途中和张燕哥哥的摩托车相向,为避免相撞,两个人都摔倒了,自然是李秀利理亏。李秀利顾不得自己的伤痛,连忙扶起张楚三个人,嘴里一个劲地道歉。 张楚的车速慢,三个人都没咋地,对李秀利的道歉连忙说:“没事没事,小意思。”又问:“这么晚了还上山干啥?” 李秀利老实的回答:“今天采的有点多,一次没驮回来,这不上山去驮回来吗。” “你自己采多些呀?” 李秀利不好意思说:“四袋子。” “这么多,我们五个人采七袋子,你一个人都比我们三个人还多。我们没事,你赶紧去吧。” “张哥,不好意思,一会我回来请你们去饭店,压压惊,咱们不见不散。”说完,李秀利驾驶摩托车绝尘而去。 自始至终张燕都没有说话,一直在看在听李秀利和哥哥对话,其中四袋子对张燕触动很大。四袋子,将近一千元收入,也不单是一千元的收入问题,而是四袋子要付出怎样的劳动才能获得。这些年张燕一直和哥哥在一起采山货,深知此中的诀窍,一个人能采四袋子,那里一定很多,也一定很累,一个人能坚持下来实属不易。 张燕和李秀利同在一个林场,只是认识而已,并没有说过话,何况李秀利冬天一直在山上上班,很少下山,彼此交流的机会根本上就没有,又是男女有别,见面不打招呼也属于正常。 这里采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一帮一伙,不是亲戚就是哥们,像李秀利这样单打一的独行侠,还是很少见的。李秀利身上有一个姐姐,嫁到别的林场,李秀利受伤之余,独行侠的行为,也在正常的范畴之内。不是李秀利没有朋友,而是李秀利嫌弃拖家带口的麻烦,采山一直是独来独往,而且,驾驶技术很好,喜欢快车,一般人跟不上。就是到山上,李秀利年轻腿快,想跟在他身后也很难。这里的人都知道,野果就是金钱,自己知道的地方,谁都不肯轻易告诉别人,这在本地人眼里都是很正常不过了。 李秀利回来之后就给张楚打电话,告诉张楚五个人赶紧过来,张楚夫妇、张燕、还有张楚大舅哥夫妇。秋天的时候,张楚都是五个人集体行动,张楚的大舅哥家是三轮摩托,货物都在这辆车上,张燕不愿意坐三轮,就挤在哥哥的摩托车上,和李秀利相向,摔倒的肯定是三个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匣子就打开了,张楚就问:“兄弟,你那个地方不错呀,一个人四袋子。” “今天的事怨我,各位受惊了,明天还要上山,今天不要喝太多,以免误事,不是兄弟怕花钱,而是挣钱要紧,过后,咱们六个再聚聚,我买单。”李秀利端起酒杯,碰了一下。酒阑人散的时候李秀利问:“你们明天几点走?” “五点。我哥提前走。” “走秀水沟那条路,在八公里那里等我们,明天早上我去找你们。” 李秀利买完单,送客人走的时候丢下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张燕心里有一些小小的期待。为什么会这样呢?张燕在心里暗暗问自己。 差一分钟五点,李秀利的摩托车已经到了张楚家门口。张楚家也准备完毕,李秀利要是不来,五点钟张楚也会出发的,对于李秀利昨天傍晚说的话,张楚还真的没当真。张楚心里清楚,一个人就是再能干,一天四袋子雅格达,可见雅格达很厚实。采山的人有句行话,“红地毯”,就说明果实累累;“没豆”,就说明果实很少,适合后期采摘;“屁崩似的”,说明有果实,适合在中期收获。应该说李秀利说的那里,肯定是红地毯,还不是一般的红地毯。这样的地块,对山民来讲就是财富,而且是每年都会有的财富,谁愿意别人分一杯羹?况且是六分之五。每年的六分之五是什么概念,张楚心里比谁都清楚。 这笔账张燕也会算。看见李秀利今天准时来,张燕的心情又和昨天不一样了,张燕对于李秀利的宅心仁厚很赞赏,对于李秀利准时准点到这里,张燕心里又多了一份感触。在大门口,张燕和嫂子争执几句,最后,还是张燕坐在李秀利的身后。张燕坐在李秀利身后,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心慌,闻到李秀利身上散发出来的汗臭味,张燕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李秀利心里也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就感觉自己在慢慢的飘,慢慢的飘,李秀利机灵一下,赶紧收心养性,调匀呼吸,因为张楚已率先驾驶摩托车开道了,李秀利紧紧跟在后面。都是年轻人,况且摩托车上就两个人,车速一定很快。张燕坐过好几年摩托车了,这样快还是第一次,不免有些心里发慌,于是,两只手紧紧的抱住李秀利的腰,生怕掉下摩托车。李秀利在心里微微一笑,什么都不敢想,跟在张楚的身后紧追不舍。 张燕也是什么都没想,一路上都在提心吊胆,哪还有心思想别的。直到摩托车稳稳地停在盘山道上,张燕还是紧紧地搂着李秀利,眼睛紧紧地闭上。李秀利轻轻说一声:“到了。” 张燕这才睁开眼睛,连滚带爬地跳下摩托车,用手捂住胸口,说:“哎呀我的妈呀,吓死我了,骑那么快干什么?” 李秀利没言语,神情有些尴尬。 张燕一想到自己坐摩托车的狼狈状态,不好意思的脸红了,两位哥哥两位嫂子都轻轻的笑了,张燕越发的不好意思了,嘴上说:“滚!” 盘山道两旁都是雅格达秧子,已经被洗劫一空,零星还能看见一小片红色的浆果。现在刚刚开始收获,人们都在寻找大片的秧子,寻求更大的收获,第二遍作业还要等几天,相信这里不会有人来了,即使是有人来,看到这一切,也会掉头而去。 李秀利不好意思的说:“为了稳妥起见,摩托就停在这里,晚上再上去,我不想你们以外的人知道。” 于是,一行人脱掉身上厚重的衣服,带上午饭和一应工具,就跟在李秀利身后,沿着盘山道,向山上进发。钻进密林,身后的几个人都有些纳闷,心里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知道,密林之中,就是有成片的雅格达秧子也不会有果实。世间万物都是一样,没有阳光,就不会有收获。走了将近一千米,眼前豁然开朗,脚下就是雅格达秧子,而且收获的很彻底,再一看红色饱满的果实,当真是红地毯一般无二。 张燕看过李秀利干活的利索劲,再看看眼前的红地毯,不知为什么,李秀利的形象在张燕的眼里活起来,张燕的心里有一股甜甜的慌慌是感觉,偷偷瞄一眼身边的李秀利,心里滋生起淡淡的爱恋。张燕生怕被人看见,其实谁都没在意张燕有什么想法,都在惊叹眼前的景色。只有李秀利紧一眼慢一眼地瞄向张燕,四目相对的一瞬间,都慌乱的避开了。 看见李秀利使用的工具,几个人这才相信李秀利此言非虚。 六个人谁都不言语,闷头干活,保持绝对的肃静。中午吃饭的时候,回头看看战绩,其他人都不到两袋子,李秀利已经三袋子多了。张楚拿过李秀利的戳子,实验一会,这才懂得李秀利快的原因。再看李秀利带的饭菜,就很有食欲。大碴子水饭,肉酱,干豆腐,大葱,香菜,嫩白菜叶子。李秀利特意多带一些,就在山坡上,铺上塑料布,摆上吃的,六个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谁都不言语。吃过饭,稍事休息,继续努力。下午两点多,开始倒背,四点多骑上摩托车下山。 下午的阳光很强烈,照在身上很暖和,清晨来的时候所穿的衣服,只能放在袋子里,捆在摩托车上。张燕依旧坐在李秀利的摩托车上,所不同的是张燕一直要李秀利慢一点。前面的车已经不见踪影,三轮还很远,山道上只有着一辆摩托在慢慢的行驶。坐在李秀利身后的张燕,一开始和李秀利保持一定的距离,摩托车一颠簸,差点掉下来,所以,张燕就用手抓住李秀利的衣服,还是感觉不稳当,就用两只手抓住李秀利的衣服。摩托车行驶了几公里,张燕感觉很累,就向前挪了挪,无形当中和李秀利贴在一起,摩托车再颠簸,就会和李秀利身体上有些碰撞,索性,张燕用双手环住李秀利的腰,两个人紧紧贴在一起。 在树林里采雅格达出了不少汗,衬衣衬裤基本上都被汗湿透了,凉风一吹,张燕不自觉打一个寒战。李秀利感觉到了,就说:“藏在我身后,也许会好一些。” 张燕把脸紧贴在李秀利后背上,娇小的身材都躲在李秀利的身后,凉风是小了一些,两个人的距离更近了:“是这样吗?” “嗯!” “李秀利,以前真不知道你这么能干。”张燕自然是不了解李秀利的,原因是不在一起打交道,就很难了解,就是了解一点,也是道听途说,不一定全面。 “哪里呀,还不是都一样。” “李哥,这么能干不累吗?” “干活哪有不累的,一挺也就过去了。” “秀利,你在想什么?” “没。” 其实,此刻的李秀利心猿意马,心里的想法千头万绪,但是,那只是想法而已。张燕连续问三句话,连续变换三个称呼,使李秀利心里甜甜的,感觉有些飘。尤其是摩托车一颠簸,就能感觉到有两团肉呼呼的东西顶在后背上,李秀利知道是什么,不仅又是心猿意马,可是,李秀利不敢意乱神迷,山路崎岖难行,必须小心谨慎行驶,千万不能出差错。 张燕又往前挪一下,整个身体都贴在李秀利后背上,前突部位像是按摩器,一直按摩李秀利的最敏感神经,李秀利不自觉的放慢了车速,倒车镜里李秀利看见三轮摩托距离不远了,赶紧收心,说:“坐稳了。”于是,摩托车加速,几分钟之后,就将三轮摩托落下很远,这才降低车速。摩托车缓慢的行驶,只能听见轻微发动机声。 山路两旁的树林开始落叶,不时能看见落叶像小鸟一样飘落地面,金黄色的落叶在山路上飘落一层,摩托车一过,落叶就在车轮后面打着旋,有的旋进路旁的草丛,有的依旧在山路上静静地躺在那里,或者,山风刮过,落叶缤纷,山路上又多了许多。张燕抬起头,欣赏着五色山景,眼前不断变换的景色使张燕看得呆了。张燕在电视里看过秋天的风景,这样身处其中,欣赏不断变换的风景还是头一次。每年秋天都上山,都是为了采山货,回来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哪有闲心赏景?何况坐在嫂子身后,时时刻提防掉下来,就更没有闲心了,像这样一个人坐在摩托车后座上,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何况眼前的这个人,张燕心里说不出来是啥滋味。慌慌的、甜甜的、甚至还有酸酸的感觉。苍山林场是个小林场,上张燕家提亲的也很多,唯独没有李秀利,这让现在的张燕心里堵得慌。为什么没有他呢?张燕在心里这样问自己。 摩托车的颠簸,使张燕扑在李秀利后背上,张燕这才感觉最前突部位顶在李秀利身上,张燕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幸好李秀利看不见,否则,张燕会无地自容。张燕身材适中,前突部位硕大无比,尤其吸引男人的眼球,说不上太漂亮,也是梨花一枝春带雨。 “秀利,怎么没看见你对象?” “没有对象,你上哪看去。” “听哥哥说,你今年二十六岁,没有对象谁信呐。” “真的没有,有什么不相信的。” “我知道你来没几年,一直在老家了?” “在爷爷奶奶身边。” “没考大学?” “在学校喜欢打篮球,所以,学习不好,大学校门不是向我敞开的。” “在老家就没有相好的?” “有过,结婚了,新郎是别人。” “哦!” 张燕一连串问了几个问题,对李秀利的基本状况也算有些了解,不仅心神一荡,又问:“你心里就没啥想法?” “啥想法?” 李秀利明知故问,张燕愣了一下,用粉拳捶打一下李秀利:“讨厌!” 李秀利“呵呵”一笑,无限感慨地说:“不敢哪!” 张燕还待字闺中,李秀利不是没有想过,而是心理的隔阂还没有消除,怕有负姑娘的美意,可见,李秀利的宅心仁厚。 李秀利嘴里说出来的三个字,也让张燕想了很多,虽然说只有半截话,相信李秀利已经完全明白了。说句实话,张燕心里也有些打怵,自己还不到一米六,李秀利好像有一米九,两个人站在一起,李秀利比张燕要高出一头,这对张燕来讲就是压力。“秀利,你喜欢高个还是矮个?” 对于张燕抛过来的的橄榄枝,李秀利哪有不明白的道理,李秀利的心思稍微转动一下,就说:“其实你也不矮。” 这个答复虽然圆滑,各方面都顾虑到了,张燕还很满意,毕竟谁都喜欢会说话的人。 买完果实,李秀利把张燕送回家,就骑上摩托回自己家了,张燕一直目送李秀利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转身进屋。这一幕都被出来倒脏水的嫂子看见了,嫂子微微一笑,知道小姑子思春了,回去和丈夫说了,张楚狐疑的说:“不能吧?”然后又说:“其实,李秀利也不赖,大三岁也不算大。”张楚看了一眼老婆,告诫说:“你可别瞎捅咕,这事顺其自然吧,成不成在他们,为小燕对象的事,咱妈谁都怪,还是不去触这个霉头吧。” 一直到采山结束,李秀利都和张燕在一起,和张楚成了好朋友,有事没事就去张楚家坐坐。李秀利一来,嫂子就给张燕打电话,谎称有事,张燕就过来了,一看李秀利在这里,就知道哥哥嫂子知道了自己的心思,就冲嫂子不好意思的一笑,更不想走了。时间一长,张楚就谎称有事躲出去了,嫂子也一样去找张楚。屋里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反而显得很拘谨,还是张燕打破沉默,说:“我给你倒水。” 张燕倒完水,把茶壶放在茶几上,李秀利一把抓住张燕的手,轻轻一带,张燕就坐在了李秀利的怀里。张燕红着脸低下头,李秀利单刀直入,问:“燕子,喜欢我吗?” 张燕在嗓子眼里“哼”了一声,声音小的像蚊子,李秀利抬起张燕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吻一下,张燕抬起头,把香唇送给李秀利,于是,一个长吻使张燕喘不过气来,心里却是甜蜜蜜的,幸福的不行。 漫长的冬季,使一对刚刚涉入爱河的男女饱受聚少离多的相思,分离的痛苦,山上山下的牵念,使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春暖花开的时候,李秀利从山上下来,李家就宴请了张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会过亲家,就算正式订婚了,两个孩子怎样在一起纠缠,两家大人就都不干涉了。这和李秀利的乡下老家不一样,在乡下,就是自由恋爱,到时候也要找一个人权当是媒人,还要相门户,还要过彩礼,虽然说现在的过彩礼与过去的有本质上的区别,无非就是一个钱子而已。李家问张燕都想要什么,张燕表示什么都不要,有新房就行。李家还不缺,早在李秀利刚来苍山林场的时候,李家就为李秀利买了一所房子,就是为李秀利结婚的时候用的,谁知道,李秀利的婚事泡汤了,那所房子只有李秀利自己住。 林区小镇住的都是公房,前几年按住房年代和房屋的大小收取一定的费用,就变成了私房,像城里一样,也有房产证和使用面积。李秀利家是一栋房的最东面,五十平米,这在苍山林场也算是比较大的住房了,还有房屋东面的一块土地,都归李秀利使用,李秀利在农村长大,对土地相当的亲切,整个小园侍弄得井井有条,青翠欲滴,让人看了就有好感。张燕虽然不会侍弄小园,看着李秀利在小园里忙碌,心里有说不出的舒坦。 转眼又到秋季,六个人还是在一起,所不同的是,不再是两家加两个人,而是三家,至于吃亏占便宜也都无所谓了。采山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老天爷的事;地利就要看李秀利的了,李秀利年轻勤快,夏天就去踏查一番,看哪里的果实多,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秋天的采山实践做准备;人和就分集体行动和个人行为相结合,至于谁出力多寡,也就不去斤斤计较了。好在都是一家人,没那么多弯弯绕。 采山结束到冬季木材生产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在这段时间里,两家商量好为两个孩子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新婚之夜,小两口说悄悄话。张燕说:“阴错阳差。” 李秀利却说:“良缘天定!” 且不管是阴错阳差,还是良缘天定,总归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共 0 条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