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郭城摔面传奇(长篇小说连载二十四)

作者:野老   创建时间:2017-01-30 00:00   阅读量:11644   推荐数:0   总鲜花数:0赠送列表   字数:3346



郭城摔面传奇(长篇小说连载二十四)

作者:野老

第二十四回:面馆重开遭封杀,书记设计救摔面

三年自然灾害终于过去了,国家在恢复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比方当时的“三自一包”就是这种政策的一个体现。在这种大气氛下,于永和于顺祥的“郭城摔面馆”又重新开张了!“郭城摔面馆”还在那个老地方,牌子还是那块老牌子,不同的是,这一次师徒二人把面馆里里外外重新进行了粉刷,使面馆焕然一新。“郭城摔面馆”重新开张的日子选定在赶郭城大集那天,燃放了几千头的鞭炮,赶来看热闹和吃郭城摔面的人挤满了半条街,人们议论纷纷,脸上无不洋溢着欢乐。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吃完了六七年再也没有吃到的郭城摔面后,他一边抹着粘在嘴角上的面条,一边说:“这个郭城摔面就是好吃,以前俺每每来赶集都要来吃上一大碗郭城摔面的,几天吃不到,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就跟丢了魂儿似的。上几年,不让开这个面馆,就是不对嘛,为这事儿俺就不服,说了一些话,那年差点把俺打成右派哩,呵呵,如果不是俺侄儿在村里当干部,俺这阵子可能还在监狱里蹲着啊!”

这个老汉叫刘恒凯,是郭城南面一个小村子的农民。此人,身躯高大,肥头大耳,红赤面子脸儿,那个肚子就跟有四五个身孕的孕妇似的,裤腰带就系在那凸出的肚子下,显得不利索,也不修边幅;他极是善说,一说话嘴角都有唾沫,滔滔不绝的样子;他读过几年书,记忆力不错,对于古诗词有点爱好,也能胡乱诌上几句;对于历史上的典故和奇闻轶事以及当下天下的政事、国事、天下事更是感兴趣,时不时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他从十几岁起就开始做小买卖,专门经营各种菜种以及八角、茴香、胡椒等调味品,每逢赶郭城大集都会来吃郭城摔面的,对郭城摔面情有独钟,前几年不让郭城摔面馆营业了,把他难受得浑身上下都不是滋味儿,于是在大鸣大放那阵子他就对此胡乱地放了几炮,差点儿被打成右派分子。

由此可见方圆百儿八十里的老百姓对于郭城摔面是多么地喜欢啊!郭城摔面,在老百姓心里早已是生根开花结果了,郭城摔面的兴衰都是与他们心心相连的。

于永和于顺祥的“郭城摔面馆”红红火火地干了三四年后,遭遇到了又一场史无前例的灭顶之灾。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红卫兵们开始造反了,他们说“郭城摔面”不光是反革命的“四旧”玩意儿,更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必须是要割掉的!于是,红卫兵们就闯进“郭城摔面馆”进行打砸,扬言说砸烂资产阶级的旧东西,割掉资本主义的尾巴,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赋予他们的神圣职责和任务。

红卫兵们闯进“郭城摔面馆”那天早晨,于永还没来到“郭城摔面馆”,于顺祥正在摔面馆里打点今天营业的东西。红卫兵们在一个造反头儿的带领下,冲进了“郭城摔面馆”,他们气势汹汹,首先把挂在外面的“郭城摔面馆”的招牌给摘了下来,砸了个稀巴烂。于顺祥站出来跟这伙红卫兵讲理,被十多个红卫兵扭起来,用绳子捆起来了,那个头目说于顺祥是阻挡无产阶级革命的跳梁小丑,应该受到无产阶级专政的,等把他游完了街就把送进监狱里 。

于永来到“郭城摔面馆”目睹了这一场滑稽的闹剧,他对那个头目说,“郭城摔面馆”可以不开了,但是于顺祥不能去游街,更不能把他投进监狱里。那个红了眼珠子的造反派头子说:“于顺祥阻挡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潮流,是自不量力的,是反革命的跳梁小丑,就必须对他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把他投进监狱理所应该!”说罢,就让手下人押着于顺祥往外走。

于永一看就急了,二话没说,操起两把菜刀,堵住了面馆的门口,他激动地说道:“今天,谁敢把于顺祥带出半步,老子就用这两把菜刀劈了他!”

这群乌合之众被于永镇住了,立刻安静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真的是猴吃芥末干瞪眼儿了。那个红卫兵造反头子,一看情势不对,立即钻进了他们那伙子人群里去了。

于永一看这个情势,他接着说道:“你们不让继续开这个‘郭城摔面馆’了,是可以的,俺就不开了,但是谁也不能把于顺祥给俺带走的!为啥?第一,于顺祥不是反革命分子,他是烈士的后代,他的父亲于挺河是地下党员,在‘马石山惨案’中为了掩护群众转移被日本鬼子杀害了!第二,于顺祥从八岁起,就在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里站岗放哨,可以说从小就是个小八路,就连许世友司令都知道,他咋的就成了反革命的跳梁小丑了呢?”

于永顿了顿,他挥挥手里的两把菜刀,继续说道:“俺在几十年前,就在这个屋子里,痛打了汉奸赵保原的抗八兵之后夺下了四五只枪参加了八路军,俺打日本鬼子的时候,你们还不知在哪里刮旋风哩!今天,有谁胆敢把于顺祥带走,俺就一刀一个,哪个王八蛋不信,你就上来试试吧!”

说完之后,于永就闪在门口儿,吼道:“一个一个地给俺走出来,哪个想死的,老子就立刻成全他!”

别看于永已经近六十岁了,发起威来仍旧不减当年,那架势就跟拼命三郎似的。这伙子造反的红卫兵大多是本村的年轻人,有极个别的是邻村的,他们从小就听大人讲过于永年轻时的故事,不仅知道他会拳脚,还知道他是个老八路,是个说一不二的人,惹急了啥事儿都能干出了的。因而,这伙子人就不敢再胡闹下去,丢下于顺祥,一个一个乖乖地走出了“郭城摔面馆”。

“郭城摔面馆”就此停业了。于永和于顺祥心有不甘,也是没有回天之力,更何况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了全国,全国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于永和于顺祥没法子让“郭城摔面馆”起死回生,但是郭城五村的党支部书记于志浩他就有灵丹妙药让郭城摔面继续生存下去,不至于就此断送了郭城摔面的生命。

原来郭城是个大村子,早在一千多年前康姓人家就在这里建村了,后来到了元末明初,于姓人家来到这里建村,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形成了五个村子,分别叫着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至于从郭城迁徙出去的后人到别处建村的,那就更多了,比方西石现、峨山后、西古现等。

于志浩是郭城五村人,建国前就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是个营级军官,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复员回到了老家,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因为他特殊的身份,再加上他工作积极,大公无私,公平公正,一身正气,红卫兵也不敢造他的反。于志浩本来人就聪颖,后来来到革命队伍上,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眼光自是与众不同。于志浩认为郭城摔面不是什么四旧的玩意儿,也不是什么资本主义的尾巴,它就是一种传统的地方名吃,掌握这种地方名吃制作技艺的人,是与厨师一样的手艺人。这种能够制作郭城摔面的手艺人鉴于自家经济状况不可能天天在家里摔面,就要出来开面馆,这才可以天天锻炼自己的技艺,使之日臻完善,炉火纯青;如果没有面馆这个让他们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他们就会使自己的手艺生疏起来,以至于让郭城摔面这门技艺慢慢泯灭并且失传,这样对于老百姓也好,对于国家和民族也好,都是一种损失,甚至说是一种犯罪。

因为有了这种较高的思想认识,于志浩就在不断琢磨如何让郭城摔面馆重新开张起来,而且要合理合法地干下去。

机会,终于来了。

1967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军的一个营来到了郭城拉练训练,部队住在郭城。于是,于志浩就联系于永、于顺祥所在的郭城三村当时的负责人,让于永和于顺祥到部队上来给拉练训练的解放军战士摔郭城摔面吃。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是拥军的具体行动,没有哪个人敢站出来反对,也没有哪个人还敢说三道四的!

于永和于顺祥来了,就在拉练训练的部队驻地营房外面摆开了摔面的家当,甩开膀子大干起来。部队上的几口大行军锅支起来了,炊事员们烧火的烧火,做汤卤的做汤卤,于永和于顺祥分别站在面案子前,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大面笸箩,和面,饧面,调面,然后将面团攥在手里甩开膀子摔将起来,三拉四摔,眨眼的功夫间,长长的细丝面条就做出来了。于永和于顺祥这耍魔术般的郭城摔面制作技艺,不仅让部队的炊事员大开了眼界,更是让部队的官兵们叫好不止,他们热烈欢呼着给于永和于顺祥助威,响亮地拍着巴掌为于永和于顺祥加油,再加上村里来看光景的老老少少的叫好声,整个场面十分火爆,不亚于过大年耍秧歌唱大戏。

那个部队的营长高兴地对于志浩说道:“太精彩了啊,以前只听俺师长说过抗日战争时期他吃过两次郭城摔面,今天俺算是不但吃上了郭城摔面,俺还大饱了眼福了啊!”

拉练训练的部队走了之后,于志浩就撺掇郭城三村的负责人在村里开起了“郭城摔面馆”,不仅为三村集体挣来了公共积蓄,更让于永和于顺祥又有了用武之地,“郭城摔面”的生命得以延续。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新长城网欢迎你

http://www.xccwx.com/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