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室雅兰香】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散文)

作者:曹济南   创建时间:2020-11-14 20:28   阅读量:21385   推荐数:0   总鲜花数:0赠送列表   字数:7302


庄严的“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大门赫然入目,一下就激起了我对这位曾经轰动世界的禁毒巨人、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馆内导游介绍: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平方米。主题建筑分大门,塑像照壁,陈列展厅,办公室等四个部分。展览内容分林则徐的一生、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在伊犁、浩然正气四个部分,陈列以林则徐生平、禁烟抗英及谪戍伊犁事迹为主题,陈列事物千余件,突出展现了林则徐伟大的爱国主义和世界禁毒先驱的丰功伟绩。

穿过大门,经过一个小花园,我们来到了林则徐的塑像前,一樽黑色高大的塑像令人肃然起敬。塑像底座上刻有“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金字。这七个字是对他的丰功伟绩的最好的肯定。

我想,中国历史几千年,有多少人来到过这个世界上,但能获得“民族英雄”称号的有几人?

塑像后面是照壁,照壁上刻有林则徐书写的《壬寅除夕书怀四首》,金色的行草字体,遒劲有力。

我们正式进入纪念馆。跨进大门,迎面是林则徐的汉白玉雕像,两边楹柱上刻着他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纪念馆以大量的图片、文字、书画作品等,展示林则徐坎坷而非凡的一生馆内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介绍,我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拍照记录重要图片和文字资料。于是我清晰地看见了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的艰难而坚实的生平足迹。

一、贫苦童年,家庭温馨。

林则徐的童年是在贫苦中度过的。父亲林宾日,只是当地的私塾先生,自己家里没有房屋,只得借邻居罗家的房子开设私塾,以此维持生计。林则徐父母一共生育了十一名子女,因家庭人口多,家庭经济来源有限,所以生活过得十分困难。

虽然父亲是私塾教师,中了秀才后又可领取一点公粮,但家里人口太多,僧多粥少,甚至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保障。母亲陈帙瞒住丈夫,偷偷以女红这项手艺帮补家计,她还将她的剪纸手艺传给女儿,这样勉强维持家庭生活开支。

林则徐童年虽家境寒苦,但他得到开明的父亲的教诲,还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所以童年是艰苦而快乐的。邻居常常听到林家吃饭时的欢笑声,好奇地去看,只不过是十多个人津津有味吃着豆腐而已。后来林家还以此事来教诲子孙知足常乐的道理。

二、少年好学,书院深造。

尽管林则徐家境寒苦,但是他的父亲非常重视子女的读书教育。四岁时,父亲就将他带到私塾中,教他认字。七岁时,他已经熟练多种文体,在当时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林则徐父亲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的“读书死,死读书”的教书先生,既讲究教方法规矩,又态度平等开明;既重视追求学问,又关注品格修养;不求死背,不用体罚,循循善诱,让学生循序渐进,做到因材施教。在他教书的五十年当中,中举或考上进士的多达数十人,当然最杰出的还是儿子林则徐,他八、九岁时,就在学堂上写出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令人震惊。他在书塾常常以佳作得到奖金,眼见家境依然贫穷,有人曾叫林则徐改业,但父亲不许,他认为儿子日后必有事业腾达之日,功名成就之时。

林则徐以品学兼优进入当时福建的最高学府是鳌峰书院深造,能够入读书院的人都非等闲之辈。院长是敢于蔑视当时红得发紫的权贵和珅的刚直不阿的教育家郑光策。在郑光策的悉心指导之下,林则徐专心向学,写有读书札记《云左山房杂录》,阐发了对诸子百家的独到见解。

在书院读书期间,林则徐通过父亲结识汉学家陈寿祺。陈寿祺为人愤世嫉俗,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官场有深刻的思考。他经世匡时的思想观念,对林则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与他同时入读的还有郑光策女婿梁章巨。两人少时已经交往甚频,加上梁章巨早已接受郑光策“经世致用”之学,加深了林则徐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两人都立下“经国救世”之志,成为至交。

三、中举成家,情深不渝。

嘉庆九年(1804年),林则徐参加乡试,中第二十九名举人。就在揭晓成绩排名的那一天,他正式迎娶郑淑卿为妻,以当时来说,进士门第出身的郑家千金嫁给家境寒苦的林家秀才,是件罕见的事情。自此林则徐对妻子感激不已,在郑淑卿没过世时都坚决不纳妾侍,终其一生情深不渝。林则徐逝世后,同治至光绪年间,英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特地为林则徐郑淑卿夫妇制作蜡像,成为少数可长期展出的名人蜡像,以表敬意。

四、官宦之路,翰林著书。

嘉庆十一年(1806年),林则徐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专责处理商贩洋船来往、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那时厦门的走私鸦片问题严重,历任厦门海防同知皆是贪官污吏,外商贿赂成风,无人打击走私。林则徐认识到了鸦片问题、烟贩伎俩的危害,开扩了视野。福建巡抚张师诚非常赏识林则徐是人品和才能,张师诚便招他做自己的幕僚。

张师诚位极人臣,对典章大政等政治学问均有所知,他将自己公事上的知识、权术一一传授给林则徐,甚至他在嘉庆十四年八月(1809年9月),镇压海盗蔡牵时带林则徐一同随往,令林则徐间接参与镇压。林则徐的出色表现,让张师诚大加赞赏。

嘉庆十六年(1811 年),26 岁的林则徐赴京会考,殿试高居第二甲第四名,选为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从此踏上了官宦之途。

嘉庆十八年五月初九(1813年),林则徐入翰林院庶常馆任庶吉士。

林则徐在翰林院度过七年时间,被派往不同地方工作,但仍是微不足道的小京官。在翰林院期间,他著经济专书《北直水利书》。

林则徐虽不善社交,但他于嘉庆十九年加入了由地位不高的京官组成的宣南诗社,结交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人,林则徐成为他们的领袖。

五、不满权贵,愤而辞官。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林则徐离开翰林院,往江西南昌任考官,他父亲林宾日得知此事后,因感怀自己过去的经历,特地致信儿子,要儿子慎选人才。林则徐此后多次任考官期间,均公正严肃地工作,因此在士人之间博得良好的名声,甚至落第的考生皆致信向林则徐讨论请教。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二月,林则徐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河南南岸河堤缺口,河南巡抚琦善办事不力,引发大水灾,林则徐不惧琦善满洲贵族的背景,向嘉庆帝直奏琦善的无能。他为官清廉,不畏权势,行事果敢,不假情面,导致同僚的猜忌、冷嘲热讽,林则徐因此对官场厌倦。

道光元年(1821年),林宾日病危,林则徐以照顅父亲为由辞官而去。

六、复职崛起,政绩卓著。

林则徐的父母及家乡的乡亲父老极力反对林则徐辞官的决定,加上林则徐回家乡后没有找到合适的求生之计,只得无可奈何地再涉官场。他的主师曹振镛、房师沈维鐈一直为林则徐斡旋,道光帝亦知林则徐任内的政绩卓越,特地召见夸赏他,并破格复林则徐的官职。从此,深受道光帝宠重的林则徐青云直上,于是有了可以一展抱负的机会。

道光三年正月(1823年2月),林则徐被任命为江苏按察使,在任期间澄清江苏吏治,改革审判程序,亲自裁决案件。甚至黑夜潜行,明查暗访,验尸时亦亲自动手。短短在任四个月内,就把江苏的积压案件处理了十之八九,被江苏人民称颂为“林青天”。他并认为江苏之风气败坏,全因鸦片害人,于是下令江苏禁烟。

同年夏季,江苏大水灾,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聚集,将成民变,官府照样追税。江苏巡抚韩文琦力主用兵镇压,林则徐极力反对,他乘船前往灾变地区,赈济灾民,平息民愤,恢复社会秩序。

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被任命为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水灾,遂留陕暂理原职,赴略阳察看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

道光十年(1830年)秋担任湖北布政使,翌年春调任河南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从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查看沿河地势,水流情况。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从这一年起到十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尤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农具。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地力必资人力,土功皆属农功。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出来的。

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面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滥成灾的境况,林则徐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汉数千里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对保障江汉沿岸州县的生命财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七、受命禁烟,铸就英雄。

道光十八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派往广州查处禁烟。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达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住地。禁烟壮举,震惊中外,奠定了他民族英雄的伟名。

八、横遭诬陷,贬戍伊犁。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五年悲壮的流放生活。

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功绩,最初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充分肯定。道光十九年(1839年)7月28日,道光帝阅毕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报告,欣喜万分,誉为:“可称大快人心事!”不久,林则徐过55岁生日,道光帝又亲笔书写“福”、“寿”二字的大楷横匾,差人送往广州,以示嘉奖。

但时隔不久,林则徐所面临的形势就迅速恶化起来。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英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进攻广州。林则徐严密布防,使英军的进攻未能得逞。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于7月5日攻占定海,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这时,道光帝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又命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究竟是由于“绝其贸易”还是“烧其鸦片”,意欲将林则徐作为“替罪羊”。 从此,各种诬陷、打击和指责连续降临到林则徐的头上。琦善是妥协派的骨干,当然不会错过这一陷害和打击林则徐的机会。他声称英国所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所有问题都可解决。其间,林则徐两次上奏,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谁知道光帝却翻脸不认人,竟听信琦善,指责林则徐简直是一派胡言。

道光二十年9月29日,道光帝下旨,革了林则徐的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10月25日,林则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琦善的审问和发落。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1日,林则徐又接到圣旨: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到镇海后,林则徐积极参与了当地的海防建设事宜,力图“戴罪立功”。不久,接替琦善的靖逆将军奕山在率军与英军作战中打了败仗。为了开脱罪责,他竟造谣说,英方是愿意议和的,他们恨之入骨的只有林则徐一人。言外之意,就是必须再次惩办林则徐,英方才能罢兵议和。道光帝求和心切,便把广州战败的责任再次归罪于林则徐,说他在广州任职时没有积极筹划防务,以致英军发起进攻后,奕山招架不住。

6月28日,道光皇帝下旨,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 “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戍途。在赴戍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达新疆伊犁。

九、重新启用,病逝职途。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这时的陕西,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时,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鸦片战争后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子,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相当于上缴正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生灾荒,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合起来,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林则徐到任后消减征银,平定骚乱,安抚百姓。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二十九年(1849年)秋,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九月,又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在报丧奏折到京前,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11月27日)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

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为进剿太平军作乱,故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可是林则徐根本未康复,疝气不时发作,结果他要躺在特制的卧轿上,经由福建、广东山区,一路直达广东,到潮州时,开始严重下痢,到了普宁,已病入膏肓,不得不暂住普宁行馆。最后林则徐在儿子林聪彝及幕僚刘存仁陪同下,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辰时,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后,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死后清廷晋赠其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

林则徐坎坷的一生,在近代史上写下来一个传奇,他取得的人生成就是多方面的:

第一,放眼世界,学夷制夷。

他能放眼世界,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他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林则徐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中国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第二,治理水利,功不可灭。

林则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视并努力举办水利事业,兴修浙江、上海的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等水利工程,治理运河、黄河、长江。林则徐治水注重深入实际,事必躬亲,同时还重视赈灾济贫,这些都是其“重民思想”的反映。林则徐曾著《北直水利书》。《北直水利书》除经济之外,亦有治水方略,后来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将《北直水利书》改编成《畿辅水利议》。

第三,安定陕西,赈灾救民。

道光二十六年七月,林则徐任陕西巡抚后,便上书皇帝,宣称陕西“东北

毗连晋豫,西南壤接川甘,道路纷歧,奸究易于出没。如佩执凶器之刀匪,此拿彼逃,最为民害” 。并表示决心要把“ 除暴安良” 、“ 严缉捕以靖地方”,作为接任陕西巡抚后的“ 首务” 。林则徐接任后,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缉捕、瓦解。

在镇压了“刀客”之后,林则徐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林通过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

第四,防卫新疆,远见卓识。

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曾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果不其然,六十余年之后,数百万领土已被蚕食鲸吞,历史证明了林则徐是正确的!

第五,广州禁烟,民族英雄。

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严厉地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认真观看着展览馆内的图片资料,认真听着讲解员的动情讲解,认真拍下许多文字资料。

50多年前,我在中学历史课本里认识了这位民族英雄林则徐,产生了崇敬之情;今天,在这个纪念馆再一次深入了解他的伟大功迹,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矗立在我的心中,今天我们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新时代的征程中,认真学习和继承林则徐的爱国品德和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午2点,我们来到了伊宁机场,搭乘4点半从伊宁飞往长沙黄花机场的南航班机。

飞机在茫茫夜色中飞行,我的思绪在茫茫夜色中翻腾。大美新疆八日游即将圆满结束,但这次旅游给我的感动,给我的知识,给我的美好,永远不会结束,它们融入了我的血液之中,直到我停止生命的那一天。

不,即使我停止了我的生命,我也留下了我的日记,让读者知道我的大美新疆之旅,观赏到的新疆美景是那么奇,了解的新疆知识是那么多,对新疆的感情是那么深,最重要的是,我用我的亲历告诉大家:新疆太大了,新疆太美了,新疆太神了,新疆太可爱了!

【编者按】林则徐纪念馆建于1994年,作者清晰地看见了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的艰难而坚实的生平足迹。作者从九个方面讲述了林则徐坎坷的一生,他临终时曾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果不其然,六十余年之后,数百万领土已被蚕食鲸吞,历史证明了林则徐是正确的!作者立意高尚,构思不错,作者优美文章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位民族英雄。是篇思想丰沛鲜明的好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推荐号:202011140527】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1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