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征从部队回来相亲了。
清晨,杨母看着一身军装,风姿威武的小儿子长征,笑问道:“长征,跟那边都说好了吗?”
杨长征听了,几步跑来,笔直地站在杨母面前,啪的一声响,铿锵有力地说道:“报告首长,都说好了,七点半钟在沙湖照相馆会面,请指示!”说完,抬起右手,啪的一声,敬了个军礼,笔直地站着,双眼平视,等待下文。
杨母见了,先是一愣,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还是杨父见多识广,见杨母无话,紧走几步,笑着解围道:“照完相,去请人家吃餐饭,留个好印象。”
杨长征听完,又是啪的一声,立正,敬礼,朗声道:“坚决完成任务!”说完,一转身,骑上自行车,飞样地走了。
杨母这才回过神来,指着远去的小儿子,不满地道:“你看,你看,都成部队了,你也不开导开导,叫他入乡随俗嘚。”
杨父皱眉笑道:“我都说过一百回了,可他就是不听,你叫我怎么搞?”
杨母听完,也不再说了,抬眼望着远方,期待着能带个好消息回来。可那心里,竟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
杨父却开导道:“姻缘随天定,一切还是随缘吧?”
杨母长叹一声,撩起围裙,抹了把脸,又去忙碌去了。
杨长征站在照相馆门前,又看了下手表,眉头不禁皱成了疙瘩。说好了七点半在这里集中,都快八点了,怎么还没来呢?
杨长征迟疑了会儿,咬了下牙,一转身,走到自行车旁,双手搭在刹把上,抬起右脚,刚准备去蹬站架,眼角的余光瞥在了一个身穿花格子衣服的姑娘身上,杨长征一愣,顺着衣服往上挪,竟看到了一个清秀的面庞,脑中竟涌起了一丝熟悉感。杨长征站直身子,眼中透出了一份火热。
这不正是今天要相亲的人吗?
杨长征即刻板着脸,严肃道:“怎么才来?都迟到半个小时了。这要在战场,一场战役也都结束了。”
姑娘不满地瞥了眼杨长征,刚想说叨几句,旁边一个年岁稍长的妇人沉声道:“等这一会儿都等不急了?我家兰子要是嫁你家去,指不定会怎么欺负呢?”
杨长征猛地回头,刚想发作,姑娘却脆生生道:“这是我姑妈。”又一指旁边的几个妇人,“这是我大姨妈,二姨妈,三姨妈,大舅妈,二舅妈,三舅妈,四……”
杨长征一挥手,不耐烦道:“还真是七大姑,八大姨呀?”
那个妇人惊疑地道:“你家不是农村?”
杨长征莫名道:“是呀?”
那个妇人又道:“那你怎说这话呢?”
杨长征抠着后脑勺,尴尬地笑道:“我以为计划生育都这些年了,七大姑,八大姨早都没得了呢。”
那个妇人道:“下下代吧。”
杨长征又抠了下,笑道:“先去照相吧?”
姑娘一听,飞快地瞟了杨长征一眼,脸上已显了一抹红晕,又飞快地扫了眼边上的妇人,低下了头,双手直绞衣角,眼珠不住地转动着。
旁边的众人也不言声,都只在默默地用眼神交流着。
过了好一会儿,那个妇人笑道:“去吧。”
杨长征一喜,伸手拉起姑娘的玉手,就要往照相馆里冲。姑娘却未动,只是抬眼扫过一干人等,待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这才握紧杨长征的手,蝴蝶样地飞了进去。
众人目送着一对人儿,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杨长征拿着结婚证,和未婚妻一道,有说有笑地去了沙湖餐馆。
此时,餐馆里正有四五个人等着哩。
这些人,自然都是未婚妻家的人。
这也是乡村的一种风俗。所谓风俗,就是男女在领结婚证时,女方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要陪伴着来。来了也不为别的,就是一种变相的揩油,也就是到餐馆里吃喝。
此时,已是日上当顶了。
二人刚一露面,等得都有些急躁的妇人见了,即刻笑着说道:“恭喜恭喜!”
未婚妻听了,即刻抽出手臂,满脸羞红地跑进了人堆里。
众人一见,竟哈哈大笑了起来。
其中一个妇人道:“瞧我们家二爷,还害羞哩!”
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未婚妻抬起头,飞快地白了妇人一眼,又慌忙埋下了头去。
杨长征带着满脸的笑容,豪气地一挥手,大声嚷道:“服务员,上菜!”
这些菜肴,在二人去领结婚证之前就已点过。
望着满桌的菜肴,众人竟都忍不住直吞冷涎,也不待招呼,纷纷操起筷子,作着开抢的准备,一双眼睛,早已瞪得铜铃般大。
那个妇人吞下口中的冷涎,又抬手擦去唇角边的涎水,呵呵笑道:“这多不好意思,让您破费了。”
其他人也都附合着挤出一丝笑来,跟着直呵呵。可那双眼睛,竟始终都未离开过桌上的菜肴,那喉头的蠕动,一刻都未停下。
杨长征又是豪气地一挥手,大声嚷道:“来了就是为吃嘛。”
众人一听,那伸出的筷子,竟僵在了半空,脸上露出了尴尬。
杨长征见了,却仍在一个劲地催促:“吃嘛,吃嘛,别客气,都是一家人!”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以便删除
共 1 条评论
感谢支持社团,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