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顾名思义就是为了防治疾病,尤其是传染性强的流行性疾病。新冠肺炎病毒出奇不意的袭击,人们不得已戴上了口罩,学会了勤洗手来抵抗疾病的传播。可是人们忘记了,还有一种防疫战在舌尖上打响,那就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细节“病从口入”被忽视,道理人人尽皆知,可惜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也难怪外国人说我们:“中国人吃饭就像是在‘接吻’,一般接吻一对一,会餐制的‘接吻’是一对十。”一语道出了传染性疾病传播的一个重要根源。
中国人有围桌共食的习惯,这是几千年传下来的饮食习惯,大家围在一桌方便交流感情,氛围欢快融洽。然而,却不知道埋下了很多祸根,疾病会传染上身,人体的唾液、飞沫“口口相传”,增加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人们各自使用自己的筷子、勺子,伸向圆桌面的菜,在菜盆里夹菜、舀汤,这种形成的传统习俗,实际上是在传播细菌,也增加了聚餐的风险,因为极有可能传送着幽门螺旋杆菌,还会把新型冠状病毒的携带者身上病毒传染给别人,无意中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一个捷径,增加病菌感染的概率,造成交叉感染。
怎样才能杜绝交叉感染呢?实际上并不难,只需要餐桌上多一副公筷、公勺。因为不用公筷、公勺,这种所谓的亲密无间的就餐方式,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细菌的风险。如果就餐者中有病原茵携带者,随着来回“穿梭”着的筷子,将疾病传播给其他共同就餐的健康人。 我们知道许多疾病都是从消化道传染的,筷子在每个人的口中和菜肴中进进出出,随着唾液让疾病得以传播。很多时候,改变是被“逼”出来的,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也是保证不被传染的有效措施,最简单可行,效果也好。 使用公筷,最大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的疾病从自己身上传染出去,也防止自己被别人传染。使用公筷、公勺的标志要明显,筷子、勺子的颜色、大小以便于区分。先用公筷夹取自己所想要得菜肴,再放入自己的碗中或碟中,然后把公筷放回原处,再用自己的筷子夹取刚才放入自己碗中的菜肴慢慢品尝,这样卫生还可杜绝细菌的传播。使用公筷,并不是防范为了他人,而是保护他人与自己不被传染。不用公筷、公勺,在夹菜送到自己口中的过程中,在“一取一夹”之间,病毒就有可能通过筷子上的唾液进行传播,为疫情的蔓延扩散埋下隐患与风险。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可减少病从口入的风险。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避免混用餐具,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用不用公筷、公勺,其实是一种文化认同,“中国式用餐”人们通常看到的情况是,一桌子人围坐在一起,你为我夹菜,我为你夹块肉,边吃边聊、有说有笑。而且在传统认知中,家庭成员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的共识,那就是认为老人给孩子夹菜是表示爱心,晚辈给老人夹菜是表达敬仰。在这种情境下,如果有人提出使用公筷、公勺用餐,必然会给人留下“连家人都嫌弃”的一种思维,这也是使用公筷、公勺用餐,开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疫情,我们必须尽快转变陈旧观念,摒除“一双筷子吃天下”的陋习,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用餐的良好习惯,从而阻断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这既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爱护。推行公筷、公勺的目的是为了阻断食源性疾病传播风险,也是为了摒弃坏习惯,逐渐培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使用公筷、公勺不是相互嫌弃,而是为了各自健康。 我们为打赢新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的同时,也要打好“舌尖上的防疫战”。“舌尖”同样是防疫的一个领域,把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延续下去,也就是在为防止新冠状病毒泛滥助一臂之力。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已经耗费了巨大代价,阻止其反弹,尤其是避免其他类似的传染性疾病再次爆发,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事情,普及健康卫生常识、培养健康卫生习惯,也是当务之急。 (原创)备注: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以便删除
共 1 条评论
感谢闲客辛苦编辑,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