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电影
文/吴瑞宏
电影是一种综合性文化艺术,是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的重要娱乐方式,起源于上个世纪初。
现在的人们都是去电影院买票看电影,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既浪漫又有情调。而露天电影就是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埋上两根木柱子,再在柱子的顶部系上一块白色的幕布放映的电影。这种电影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
露天电影是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
小时候,我家就在哈飞文化广场边上住,每到逢年过节时,广场上都会放露天电影。
那时候,只要听说晚上放电影,人们就像打了兴奋剂或遇到喜事一般奔走相告:“放电影了!放电影了!”只一会儿,就人人皆知了。
得到消息的女人们早早把晚饭做好,孩子们才吃完饭,或是不吃饭就呼朋唤友,喊着:“占地方去喽!”这时候,大家开始往电影场地搬凳子、椅子。看露天电影能占到好地方是件很惬意的事,这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大家伙从四面八方赶来,身上都背着、扛着、夹着、拿好几个凳子,弄得手忙脚乱的。一会儿,各式各样的凳子全部集中到放映场地,什么大的、小的、方的、圆的、高的、矮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凳子、椅子在广场上摆了一大片。
看电影的最佳位置是放映机周围,去得早的,优先选择。为避免麻烦,大家摆放凳子都很自觉,矮的在前,高的在后,呈阶梯式。因为乱摆放的人会受到谴责,凳子也会被人毫不客气地扔到后面。摆放完毕,孩子们满意地散去,凳子们就乖乖地呆在那里,为主人占着地盘。
还没等夜幕降临,人们扶老携幼,陆陆续续来到放映场,孩子们领着家人找到自己的地方“妈,在这呢!“爸,……快过来!”那声音分明在炫耀自己占的地方有多好。
一阵忙碌喧闹之后,大家依次坐定。这时候,广场四周还站着一圈的人,他们大多是从远处赶来不方便带凳子,只好站着。
我当时去看电影,其实不是电影的内容多吸引我,而是那别有情趣的看电影的方式。
放露天电影简单,放映员把放映机放在离幕布十几米远的地方,调试好就可开始了。
放映员开始放映,故事片前都要放一段儿“加演片”。加演片的内容是新闻或是宣传内容,并不很受欢迎。不过,这段时间大人们总会唠唠家常,孩子们嬉戏打闹一番。也给那些由于工作忙,好久没见面的人提供了聊天的好时机。
故事片开演时,人们马上安静下来。随着故事情节发展,看电影的不时会发出笑声、骂声、议论声。如果播放的是战斗片,一个“坏人”偷偷用枪瞄准一个“好人”的时候,场地上立刻会变得鸦雀无声。随着“砰”地一声,镜头变了。大家觉得枪声是从屏幕之外的夜空里飞过来的,还有好多人抻着脖子摇晃着脑袋在夜空里找。只一会功夫,幕布亮了。夜空依然是夜空,只有那块幕布悬挂在天地之间,上面会躺着一个人,正是拿枪的那个“坏人”。这时候,大家会发出“嘘——”的一声。
放露天电影,偶尔也会下起雨来。若是小雨就会继续放映,大雨就不得不中断。每到这个时候,人们只能拿着小凳子回家。一边走一边咒骂老天爷,怨声也载了一道。不过,这只是一时的扫兴,电影停放了也不要紧,第二天天气好了会继续放映。
那时候,一部电影会在周边各广场巡回放映,人们就跟着放映队转。即便重复看了几遍,竟也丝毫没有乏味的感觉。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电脑早已走进千家万户,露天电影也早已淡出人们的生活,也同样淡出了我的视野。但是,看露天电影却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多年过去了,看露天电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可是,我真想再看一场露天电影。不为别的,只为找回搬着凳子朝广场跑着占地的感觉,那是童年留下的一份美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感谢图片原作者。)
共 9 条评论
👍👍👍👍🌹🌹🌹🌹
春祺笔丰,遥祝好!
这篇文章文字精炼,故事叙事生动形象。勾引了上点岁数人们的美好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感谢作者。欣赏佳作。
品读佳作!
欣赏吴老师大作!
搬凳子,占地方,是本文的亮点,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个时代的印迹,为作者点赞
露天电影,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一个时代的产物,犹如一个老照片,绽放在回忆的每一个春夏秋冬。为作者点赞!祝作者笔耕不辍!
感谢编辑老师精彩的编按!感谢名位老师们的鼓励!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胜意
七八十年代的记忆,回味悠长,纯净感动,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