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雷雨天里忆童年 (散文)

作者:想飞的企鹅   创建时间:2020-07-01 21:26   阅读量:24606   推荐数:0   总鲜花数:20赠送列表   字数:2796

52321255651164812.jpg

雷雨天里忆童年  (散文)

文:风铃A


 几团乌云在西边的山坳里慢慢地向一起靠拢,渐渐地滚成一大团,且越聚越厚重。厚重的云团打着旋儿朝着村子压过来,压得人喘不过气。瞬间,整个村庄被黑色的云团笼罩。看样子,这场雨是非下不可了。


  我的思维还徘徊在黑色的云团里呢!突然,“刷拉”一下,一道闪电撕开了天地间的“黑幕”。“黑幕”上立刻留下了一道歪歪扭扭的、蓝色的影子。“咔啦”一声,一记惊雷从闪电划过的缝隙里挤出来,雷声带着一丝愤怒猛地敲在院子正中,震得窗子跟着“哗啦啦”地乱响。紧跟着,雨点儿伴随着“轰隆隆”的闷雷声从厚重的云层里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豆大的雨点儿重重地摔在台阶上,留下了铜钱大小的水印。


  我透过玻璃窗向外看着。霎时间,地面上的雨水涨高,迅速地流向水道口,急匆匆地冲出院子。顷刻之间,还没来得及流走的水聚成一大汪。浑浊的水面被雨点儿敲打出一个个水泡,向着水道口的方向运动着。


  这,是今年第一场雷雨。


  雷雨天永远是这个样子的,总感觉来势非常凶猛。


  此时,地里还会有人干活吗?估计没有了。我在心里自问自答。


  小时候的雷雨天,经常会看到地里干活的人们急匆匆地往回赶。那时的农民,总是等到雨点儿砸在他们的头上才抄起农具笑着往家跑,一边跑着嘴里还会不断地念叨:“这雨来得真快……”跑回家的人们,让落汤鸡这个词有了“立足”之地。


  可是,当时成为“落汤鸡”的他们,心里充满了欣喜与无奈。庄稼被雨水滋润,能够使他们欣喜;不能尽情地劳动,又使他们感到无奈。这才是真正的农民本色,才应该是农村雷雨天经常看到的镜头。而今,这样的镜头已不复存在了。


  儿时的我,雷雨天的时候总会怯生生地趴在家里仅有的一小块玻璃上盼望着父母快点回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淡定,且淡定得如一段等待腐朽的枯木桩。


  记忆里的雷雨天,比现在多着一份恐惧与期待。现在想起来,担心父母被淋湿,可能也就占了全部思想的三成。剩下的思想,全是期待,期待父母回来后能够吃上一顿粗粮细做的饭。


  粗粮细做,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样的粮食,在农民的手里能够做出上乘的美食。那种美食,在缺衣少粮的年代足以让孩子们兴奋好几天。数不清有多少农村的孩子在这种美食里快乐着;数不清有多少农村的孩子在这种美食里成长着。而我,就是这数不清的农村孩子的其中之一。


  当时,我家这边有两种饭特别好吃,可是,大人们做这种饭的时间却少得可怜。因为,属于农民的“法定”节假日只有大年的初一和每年的除夕,也正因为这两天的存在,才成就了农民有始有终的品格。其余的日子,他们都是在忙碌中度过,唯有下大雨的时候,才能不情愿地休息一天。可是,他们会在这一天为孩子们准备一顿非常可口的饭。


  那些美食,仿若至今还在我的舌尖上残留着余香。然而,那些粗粮细做的美食的制作流程已经慢慢失传,没有几人会做了。当时的农村,因为有了这些诱人的美食,所以,城市对于农村的孩子才是陌生的,陌生到无欲无求。


  当年,每天吃的都是贴饼子、窝头、破烂粥,这些食物都是用玉米加工出来的。可是,每家每户还有用水煮过的玉米在石碾上推成的玉米面。这种玉米面就是粗粮细做的主要原料。


  粗粮细做美食之一:摇嘎嘎(第二个嘎发根儿的音)


  别看摇嘎嘎是粗粮做的,可是,做好了是相当不容易的。


  赶上雷雨天,匆匆跑回家的农村人会烧上一大锅水。随之,烟囱升起袅袅炊烟,整个村庄弥漫在烟、雨、雾里,似一层纱。此时的农村,有着别样的人间烟火气儿。


  等到水烧开之后,用锅里一直沸腾的水烫玉米面。面烫好后需稍微凉一下,再把这种面分成几个面积子,面积子要摔成边长三寸左右的正方体,然后改刀,需切成边长一公分左右的小正方体。最后把这样的小正方体在簸箕里不断地摇,摇到特别实在,摇好后的疙瘩就叫嘎嘎。这种嘎嘎还要放到锅里煮熟,把煮熟的嘎嘎捞出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凉水盆里,吃的时候用笊篱捞进碗里,再放上炸好的黄豆酱和菜码搅拌。搅拌均匀后,扒拉一大口慢慢咀嚼。呵——那叫一个香。


  摇嘎嘎是否好吃,关键在摇,从煮嘎嘎这个环节就能看出制作者的手艺是否高超,摇得时间短的嘎嘎,一煮就散了,像是玉米面粥,属于制作失败;摇得好的嘎嘎煮出来利落、筋道、口感好,这种嘎嘎属于上乘制作,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做出这样的嘎嘎了。


  和摇嘎嘎同时失传的还有一种美食,是我当年的最爱。


  粗粮细做美食之二:捂拿够


  捂拿够需要火候精准,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在捂。捂得好的拿够入口软糯,唇齿留香;捂不好,则稀拉晃荡,没法吃。


  捂拿够用的是玉米糁,有现在的小米粒儿大小。也需要烧开水,用半锅水就够了(根据家里人口多少而定)。等到水烧开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玉米糁倒在锅里,玉米糁是万万不能淘的,淘过的玉米糁会影响口感。玉米糁下锅后加上少许食盐,然后需要不断搅动才行,搅动的频率不能太快,太快了不容易熟;也不能太慢,太慢了会糊锅。有足够经验的人熬出的玉米糁粥是金黄的,漂亮极了。


  当玉米糁慢慢熬熟,锅里的水分已经基本浸入玉米糁或蒸发掉了。此时,灶堂里就剩下一点点余火,这才到了关键一步——捂。捂之前,需要准备玉米面和榆皮面(榆树皮去外面老皮,剩下中间部分粉碎后的细面)混合后的细面,再把这些细面均匀地撒在粥的表面。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再搅动,需要用锅盖捂住。等到粥里仅有的水分把这些干面蒸透、蒸熟,灶堂里的余火也彻底熄灭了。这时候,需要迅速打开锅盖,用铲子把玉米糁粥和这些蒸好的面混合。这一环节可是力气活,需要在锅里翻腾好长一会儿呢!此时的雷雨声和铲子铲锅的声音足以让边上等着吃的人流口水了。


  等到搅拌好后盛到盆子里,这就是拿够。这时候捂出的拿够还不能吃,需用屉布盖上。这时就到了下一个环节,用家里的片儿豆角或者小白菜之类的时令蔬菜做一盆“汆儿”。此刻,心急的孩子早已弄了半碗拿够用筷子敲上了。等到一大盆“汆儿”端上来,舀一勺慢慢淋在拿够上,用嘴轻轻吹开漂在“汆儿”上的油花,再用筷子扎起一大块拿够塞进嘴里。小时候嘴急,被烫得用舌头把拿够在嘴里来回扒拉的感觉真好。现在回想起当年吃的捂拿够,别提有多香了。


  我们这里还有好多种粗粮细做的美食,制作方法已基本失传。上面这两种美食的制作方法还是我向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打听来的。我写的这些只是制作流程的梗概,其制作关键部分还是不得其要领。


  雨停了,房檐上的雨滴“吧嗒!吧嗒!……”断断续续地滴落,雨后村庄的上空如雾、如丝,却缺少了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少了炊烟的农村好像失去了原本属于农村的定义。


  现在的农村已经慢慢城市化,成为不土不洋的农村“城市”。而我,已不是当年的孩子。


76595_dec5.jpg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以便删除


【编者按】童年的记忆是期待一顿粗粮细作的美食,通过对摇嘎嘎,捂拿够的制作介绍,吃惯看惯了大鱼大肉的现代生活真是一顿美餐。而现在再也不会有以前的期待,以前的风情。揭示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失去了一些东西和乐趣。小文铺序有致,结构合理,解析清楚,语言灵动。不错的一篇文字,推荐共赏,问好作者,夏祺笔丰,祝你佳作连连,好文不断。【编辑:蓝儿】【推荐号:202105271318】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2 条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