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粮篮子
作者:高二高
矮矮的房子,小小的窗户,表砖的土墙。大白天,屋内黑咕隆咚,黑黑的梁上挂着一只黑黑的篮子。一个流着鼻邋筒的小男孩踩着凳子,去拿篮子里面的干粮。一只小花猫昂着头“喵喵”的叫着,也想从他那里分上一点儿干粮。这是我童年记忆里很深刻的一件事儿。
小时候,我曾时常去姑家。记得,表哥去拿篮子里的窝头,我看着表哥吃着窝头,不禁为在他身边嚎叫的小花猫而感到饥饿。因为我可怜小花猫,给了它一小块儿,而惹的表哥和我大吵。姑姑孩子多,姑夫为了能让一家人吃上棒子面窝头,在秋收时节,趁着中午,或晚上的时候,去地里掰生产队里的棒子,而被看靑的逮着了,带着他游街。在那个年代,这些不良举止是可以理解的。
干粮篮子有带盖的,有不带盖的。家家户户把一个小树杈打造成一个钩子,用麻绳捆住拴在梁上挂干粮篮子。把干粮篮子挂在梁上,是为了不要猫偷吃。干粮篮子里放的大都是高粱面加玉米面窝头。在村里,能常年吃上棒子面饼子的是上好的人家。
承包土地后,干粮篮子逐渐的变得丰盛起来,不再局限于玉米面窝头,逐渐被白面馍馍代替。
在我们这里,遇上婚丧大事,农家人去亲戚家走亲,要备上“干粮礼”,办喜事用一块大红布把篮子包裹起来,办丧事用一块白布把篮子包裹起来,里面装上5斤或10斤的馒头。干粮篮子里装的馒头越多,说明亲戚家经济条件越好。才实行家庭承包的那一两年,家乡人生活才开始走向好转。谁家办事收入很多的馒头,会受到同族们羡慕的。
“暖带衣裳,饱带干粮”。村里的人们不再拘泥于所承包的土地,在管好自己的几亩地的同时,赶着自己的毛驴车,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组成车队,带着丰足的干粮,备上合适的衣裳,走出村庄,去城里打工挣钱。村里的人们成了乡下、城里穿梭的“两栖”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排排瓦房代替了低矮的黑梁表砖房。黑梁表砖房的干粮篮子逐渐成为人们的记忆。红砖大瓦房里添置了橱柜,里面的白面馍馍已成为人们的家常便饭。小花猫的食槽里常备有白面馍馍。
斗转星移,大瓦房里的干粮橱柜也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商场里的冰箱走进了农家,冰箱成了干粮篮子的替代品。如今打开农家的冰箱各种吃的可谓琳琅满目,既有鱼又有肉,只是缺少新鲜的蔬菜。家(儿)家(儿)小庭院里一年四季都充满了绿色,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到了吃饭的时候,走进菜园,顺手摘上一绺儿。冬天也不会缺少蔬菜的,院落的温室小蓬里孕育着“春天”。现吃现摘,城里人是一时半晌学不来的。烈日炎炎的夏日,从地里归来,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自己种的西瓜,切上两块儿,吃在嘴里冰凉、沙甜,既解渴又解馋。秋收前期,把嫩嫩的玉米、黄豆夹、花生放进冰箱。冬天的时候取出来,吃在嘴里和刚从地里摘下来一样的鲜嫩。
现在和孩子们谈起干粮篮子,他们已不知干粮篮子为何物了。而和我同龄的人,或岁数更大的人说起干粮篮子,就会倒不尽那时的满肚酸辛。现在农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不再拘泥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了”。党的富民政策让老百姓富了起来,国家提出了粮袋子工程,省市规划了菜篮子目标。国家为种粮的农民实行粮食青苗补贴,农药补贴,还实行农机、家电下乡补贴。农民种粮,国家给予夏秋粮双补,财政支付中心直接通过信用社划拨到户。家乡的农民吃了定心丸,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看干粮篮子愁吃饭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以便删除
共 2 条评论
点赞!冬祺笔丰,遥祝好!
佳作欣赏,为精彩的文笔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