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登录注册
恢复默认
  •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 14px

    18px

    20px

    24px

    30px

  • 默认黑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 0

    1慢

    2

    3

    4

家训——沉淀的历史梦

作者:858changshan   创建时间:2021-01-14 15:44   阅读量:21992   推荐数:0   总鲜花数:0赠送列表   字数:3112


家训1.jpg

家训——沉淀的历史梦

作者:关长山


“须从勤俭求幸福,唯有劳动最光荣。”这是我儿时就熟知的一副对联,它悬挂在我家老屋的东墙上,在祖宗板的两边,几乎占满了整个东墙。对联很旧,旧得已经发黄,但大字苍劲有力,一看就会使人有古朴淳厚之感。尽管我还不认识上面的字句,但听老人们每天都念叨,我也耳熟能详了,渐渐的也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并像老人们一样,付诸于行动了。
   据老人们说,这副对联是我的身为前清秀才的祖太爷,亲自挥毫泼墨书写的。那时我的家族已经不再显赫,开始走下坡路。祖太爷写这幅对联的目的和用心之良苦,是很有深意的:告诫后人不要依赖祖宗的荫庇,不要倚仗八旗的后裔贪图享乐!要勤劳节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不要因为是八旗的后裔而感到光荣,那是耻辱。唯有劳动才是最光荣的!这是祖宗对后人的家教,也是家训,代代相传形成了勤劳节俭,热爱劳动的家风。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家风,我们关家这支人,历尽历史车轮的碾压,饱尝人间的沧桑,始终勤劳节俭,家庭总是美满幸福,更体会到劳动的光荣。
   但遗憾的是,这副祖宗留下的对联,在那动荡时期,作为“四旧”被烧毁了。尽管对联毁了,不存在了。但那苍劲的字句——那淳朴的家风,已经成了沉淀的历史,始终如梦一样铭记在我的心底。
   在我年轻的时候离家北上,在北大荒参加了工作。由于受家风的影响,工作勤劳,生活节俭,再苦再累的活,都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完成,真正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幸福——被勤劳的姑娘所看中。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当年我的工资只有38.60元,除了够吃喝外,连零花钱都少得可怜,更不用说有什么存款了。可姑娘却看中了我朴实、能干,毫无怨言地和我这穷小子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婚后我渐渐发现,我的爱人尽管是出身地主家庭,但比我还能干,在她身上并没有地主大小姐的娇骄二气,而是同样具备“勤劳节俭,吃苦爱劳”的本色。使我认识到:“须从勤俭求幸福,唯有劳动最光荣。”不是我们关家独有的家训、家教,而是我们中华民族普遍存在和遵守的持家准则。尽管新的家庭夫妻二人和睦同心,不用谈什么家风家教,更用不上什么家训。但是“勤劳、节俭、劳动”成了我们夫妻二人的必须。在沧桑地垦荒岁月中,在坎坷的人生磨难中,我们用劳动创造了家庭的幸福,迎来了一个个孩子的降生。又用“勤劳、节俭”的清贫生活,把孩子渐渐地抚养成人。
   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家庭中孩子的秉性与为人,也就是有什么样的家风?受父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夫妻“热爱劳动,勤俭持家”的家风和本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着孩子。三个孩子从小就热爱劳动,知道过日子的艰难,懂得勤俭,所以,生活还是感到幸福美满的。但是,随着斗转星移,岁月的更替。我家的孩子,也都参加工作了;也都结婚成家了;也都生子成人了;我们夫妻也渐渐老了、退休了。然而,子孙们的家事却不那么随人心愿了。社会风气的变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西方生活方式渐渐在第三代人身上表现出来了。更引人不安的是,好逸恶劳,不爱学习,不愿吃苦,追求享受等现象越来越突出了。使祖宗留下来的家风受到了挑战,子与孙之间的矛盾不断发生……
   面对如此的局面,作为爷爷辈的我们,是管还是不管?管,管得了吗?人老力衰,代沟更深;不管,这样下去世风日下,如何是好哇?
   就在此社会形势如此变化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及时指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号召家长们挖掘家规、家教、家训;提倡传承传统的中华民族的家规、家教;树立新的家风,弘扬家庭的正能量。把教育好子孙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那么,作为仍然在作关工工作的我们,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孙呢?单凭说教已经不行了,必须有新的家规、家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教育子孙,树立良好的家风,这已经是义不容辞的了。我们这对已经年过七十的老夫妻,认识到只创建了今日的关家,不把家风传下去,还是远远不够的,弄不好成为终身的遗憾。为此我们决心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创建完善自己的家规、家训,树立新的家风。
   我受家庭先辈的影响,自小就爱学习。在没退休之前,成天忙于工作,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能随着工作而改变,想学点东西也只能是本职工作的业务,也就是干啥学啥。退休后就不一样了,每天的时间已经是全由自己支配,可以静下心来,做到“老有所学”了。如今的孩子们不爱看书,不爱学习。那么,就用刻苦好学的精神,影响教育孩子们吧。
   我爱好文学,工作时也写过东西,那只不过是忙中偷闲。退休后我决心系统地学习写作,从小说、散文、诗歌、古诗词……逐渐边学边写,不但发表了不少作品,更主要的是成了北大荒作家,成了孩子们心中仰慕的学习楷模。都说爷爷坚持学习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像爷爷一样抓住点滴时间学习。
   通过学习写作,我把我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坎坷遭遇与苦难的生活,在北大荒艰苦卓绝地开发建设中的人与事,艺术地再现给子孙,使青少年受到了传统教育,北大荒精神教育,和家族史的教育。子孙们喜闻乐见,一旦有我的新作品发表,便争抢着阅读,我也就陶醉其中了。
   过去我是个电脑文盲,为了写作,孩子们给我买来了电脑。我60多岁时,在孩子们的指点下开始学电脑,边学习边用电脑写作。半年多地勤学苦练,不但会使用电脑写作,还给老年大学当电脑老师,成了电脑的行家里手。我的学习精神感染和教育了孩子们,已改过去不爱学习的习惯,在我的子孙中,学习风气已经蔚然形成。
   老伴身体素质好,尽管垦荒的岁月,坎坷的遭遇,同样给她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创伤,但她犹喜劳动。退休后她闲不住,在地边地角的空闲处开荒种菜,每天风里雨里地在菜地里劳动。种的菜自己家吃不完,全部送给左邻右舍及没菜吃的人们。这是为了什么?不也是为了用自己的吃苦爱劳的精神,教育、培养、影响下一代吗?
   正因为我与老伴的身体力行,明白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所以我们的家风,对孩子的小家起到了典范作用。儿子干个体,明白是为自己家庭,也是为他人服务。所以,不论是修摩托车,还是修配电脑,总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往往是少收甚至不收修理费。
   孙子当协警,没日没夜地工作,不辞劳苦,不计较收入的多少,学习钻研业务,尽自己的努力使工作进益求精。
   女儿当老师,当干部,更是热爱本职工作,勤勤恳恳。把自己分管的幼教中心院长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今年被评为省级的“三八红旗单位”。
   小女儿远离父母,投身到国家“一带一路”工程建设中去……
   这些都是令我们夫妻骄傲的根本,更是我们注意家风培养的可喜成果。
   目前,我们都年岁已高,我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写作,已经不太适应了。怎么办?想起我祖太爷写的对联“须从勤俭求幸福,唯有劳动最光荣。”成了我们关家的家规家训,影响了几代人直到今天。难道我就不能像我祖太爷那样,也写出格言,留给后人作为家训吗?想到这些,我开始系统地练习写毛笔字。不论是隶楷行草篆,我都进行反复地练,一方面消磨时间,一方面激发孩子们。经过近两年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练习,终于使毛笔字可以给别人看了。
   通过这些言传身教家庭培养与熏陶,不但使我的子孙从我们的身上,学到了刻苦好学的精神,而且用实际行动教育影响了孩子们,就连老伴也为我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所鼓舞、所佩服。如今我已经把“须从勤俭求幸福,唯有劳动最光荣。”这条家训对联,结合我们夫妻的经历与感受,又增加了两句,形成了新的家教、家训:
   须从勤俭求幸福,唯有劳动最光荣;
   沧桑坎坷何所惧,学无止境是前程。
   我有决心满足我孙子的心愿:亲自用毛笔写出这几句家规、家训,也悬挂在墙上,以保持和传承已经形成的充满正能量的家风。

家训2.jpg

注:图片来自网络,向图作者致谢!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编者按】“须从勤俭求幸福,唯有劳动最光荣。”这是作者家族的家训,鼓励和鞭策过作者家族的几代人。但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泛起,“西方生活方式渐渐在第三代人身上表现出来了。更引人不安的是,好逸恶劳,不爱学习,不愿吃苦,追求享受等现象越来越突出了。使祖宗留下来的家风受到了挑战,子与孙之间的矛盾不断发生……”,因此,作者决心以身示范,以自身的学习精神与实际行动感染和教育孩子们,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都能一改过去不爱学习的习惯,主动学习风气已经蔚然形成。文章的主题鲜明,铺述有致,具有时代的引领作用。推荐共赏。【编辑:汪定坤】

新长城文学网公众号

求索者文化传媒公众号

3 条评论

  • 汪定坤发表了评论

    “须从勤俭求幸福,唯有劳动最光荣。”好家训!但作为对联,有些勉强。前清秀才祖太爷挥毫泼墨写就高悬,肯定是作为家训,而不是作为对联。

    2021-01-14 15:11
    858changshan发表了评论

    谢谢编辑老师的品评,老师辛苦了。

    2021-01-14 15:15
    吴瑞宏发表了评论

    佳作欣赏为精彩的文笔佩赞

    2021-01-16 22:16

    谢谢吴瑞宏老师光临指导,老师辛苦了!

    2021-01-17 09:48
    亲,没有评论了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