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不可取
文/汪定坤
昨天进入朋友圈,看到几位微友分享了同一旧文:《守脑如玉:把〈愚公移山〉》移除课本?这位中学生的回答惊艳世人!》。说是旧文,是因为这个话题是2017年上海市宝山中学的中考作文题目。
原题是:
请你谈谈对《愚公移山》这篇文章的看法,你是否同意将它从中学课本移出?
旧文引述了一位考生牛瑞骐的作文《甚矣,汝之不惠!》,并称之为雄文,说“文中的独特见解让评委们折服、让人顿生‘少年强则中国强’之感慨。”提炼列举了牛同学作文的两大要点:
第一,愚公有了想法就坚定不移地去实行,真的是一件值得赞美的事吗?
第二,“我”认为此文部分反映了为何工业革命后我国会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牛同学在作文中质疑:“愚公为什么不搬家呢?”“愚公稍微动动脑筋便会发现(古人是会乘法的),他那一家人要把山挖完,一千年都不止啊!这样也许他就会放弃这个念头。由此观之,周密的计划比坚定的信念更为重要!”“当面对巨大的工程,愚公想到的是多生孩子,而不是改善工具(愚公仍然是“箕畚运于渤海”),否则中国很可能会是挖掘机的发明国。”
通过举例论证,牛同学得出结论:《愚公移山》证明“周密的计划比坚定的信念更为重要”以及“为何工业革命后我国会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所以,“我”支持从课本中移出《愚公移山》一文。
旧文的作者认为:在有限的考试时空里,十四、五岁的少年“文笔流畅、论证严密,所展现出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辨能力让多少成人为之汗颜,为之叹服!”“如果我们的孩子都具备这样的深度反思能力和横贯时空的现代观念,少年强则中国强,这将多么让人欣悦。”
可是笔者则不完全赞同旧文作者的观点,如果只强调这一个面向,用当今的视野去看待古人的企望,未免有“何不食肉糜”之嫌。
在晋代,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愚公移山》见于《列子·汤问》,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往往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大多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或谚语。
神话、传说等等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从而产生了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如果说工业革命后我国会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因为愚公移山的思维所阻,那此寓言产生的年代直至工业革命这漫长的历史中,怎么会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永乐盛世,康乾盛世呢?
一则寓言,只会寄予某一方面的哲理,不会面面俱到。如果都用现实的景象与观点去衡量看待既往的一切,那“卧薪尝胆”、“曹冲称象 ”、“ 悬梁刺股”、“曹冲称象”、“尝粪忧心”、“埋儿奉母”、“卧冰求鲤”等等,都是荒谬和反智的。
再说国外也有很多寓言,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拉封丹寓言》、《阿拉伯人和他的骆驼》……,不用枚举。
在中华文化宝库里,灿若繁星的成语很多就是源自寓言故事,有的确实含有不健康的元素,但我们可以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应摒弃了事。对于众多类似的牛同学,在肯定他们否定性思维的勇气的同时,还应引导他们不要片面看问题。至于《愚公移山》在中学课本里的存废问题,可以用别的理由来认定,诸如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占比,各种文学体裁与题材的占比,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占比,古典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占比。
共 2 条评论
冬祺笔丰,遥祝好!
佳作欣赏、为精彩的文笔佩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