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文/苏敏
重阳节,父亲坐在红柳林旁的山上,拉着四胡,哼着《九九艳阳天》。
五年前那个重阳节,村长说:“国家要修路,要拆掉老屋子。”
父亲两个儿子,这是二强盼望已久的事了。这样父亲就可以跟着他们进城享福。城里有自动马桶,饮用水。没有呛人的油烟。
可父亲坐在瓦房上,大声吼:“谁敢动老子一片瓦,老子要他的命。”
父亲跌断的腿,佝偻的腰,离不开这座破屋子。父亲为此没少吃过药,没少痛苦过。
哥俩商量着,父亲的腿脚不能再拐了,腰也不能再弯了,再拐,再弯,太阳就要落山了。于是,喊来几个民兵,把父亲捆了。
这座瓦房,土是他从山上背的,水是他从山下挑的,父亲用汗水一锹一锹垒成了房子。当年的新婚,儿女的第一声啼哭,都离不开这座老屋子。
老屋子换了40万人民币。
二强说:“分我30万,父亲跟我。”并安慰父亲说“以后从书上,可以欣赏这些瓦房,还有阳光明媚的乡土诗”。父亲说:“老子,从不读诗。老子就要待在农村,至死不离。”
大强沉默了。他回到城里毅然辞了职,在村里承包了50亩荒地,拿出这10万元育了红柳。
父亲是种植红柳能手,大强开了烧烤大串红柳签作坊,销往全国各地,做的红红火火。
重阳节,父亲望着这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上奔驰着各种车辆,一边监工一边拉着四胡,哼着《九九艳阳天》,电话响了。“我要应聘。”父亲回答:“工人已招够了。”父亲正要按下电话,忽然那头喊道:“是小强,我已失业。”(590字)
作者简介:
苏敏又名龙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微型小说月报》《家庭周报》《生活周刊》包头《电视报》苏里南《中华日报》《敕勒新歌》《祥城祥韵》《兰坪》《星星诗刊》《兖矿新闻》报《运河》《台湾好报》《海港区文艺》《华东文学》《汉江文艺》《公主岭》报《西部文学》《大围山》《凝萃文学》《大运河》《河南经济报》《北方时报》《黄河文艺》《长江诗歌》《吴兴时讯》《今日赤壁》《速读》《山风》《浙江小小说》《内蒙古诗词》《鹿鸣》等海内外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