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个教师节
文、图/汪定坤
我的第一个教师节,是在东县第二中学度过的。这年的暑假,我刚调入东至二中。
1985年以及之后的10多年,东至二中如日中天。高考达本科线人数,很多年是原安庆地区所辖江南四县其他三县的总和,被北大、清华录取的考生连年不断;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学科竞赛获省级和国家级奖项的人次,在原安庆地区名列前茅。是其时安庆地区所辖江南四县中的一枝独秀,被誉为“江南一枝花”。
东至二中的教学质量高,没有什么奥秘,若硬要概括归纳的话,就是两字“苦干”!那段时间,学校只有一位校长,两位教导主任,未设校办公室,未设教研室,未设政教处,校级、中层领导班子精干到极致。
每天清晨6点中,校长就站在了校门口,既是迎接师生,也是以身作则,师生们迟到都自觉不好意思。老师们上课总是提前来到教室门口等候;发给学生的讲义、检测卷,都是老师们自刻钢板油印,内容针对性极强,教与学做到有的放矢。
高的教学质量,赢得了政府领导的赞许,县直单位的支持,以及周边县市学生的向往。那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的体系,学生流动较自由,周边本省的望江县、枞阳县,江西省的鄱阳、彭泽等县都有学生来东至二中就读。最多时学生数达4500多人,高中最大的班150多人,初中最大的班近110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耕耘才会有回报。1985年我们的工资才40多元/月,看看我们这第一个教师节过得多么“奢华”:县直众多单位、企业似乎商量好了(也可能真是商量好了)有的直接送来了现金支票,有的按教职工人数送来了日用品(诸如台灯、澡盆、脸盆、瓷缸、热水瓶、毛毯、月饼……),还有的送来了水泥与钢筋(学校1974年初办时教室是茅草顶,后改造为瓦房,到1985年时开始改建楼房,基建材料与经费缺口很大,学校四处化缘)!收到的现金正好填补一些基建缺口,事物教职工人人有份。被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出席县政府的表彰大会。
那个年代大学毕业生,国家包分配,进了大学门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校长最朴素的愿望就是,让学生将来有个稳定的饭碗,让教师的口袋多一点收入。戏称“两个袋子工程”(学生的脑袋、教师的口袋)。社会各界对给予老师们的这些馈赠,没有任何非议,也没有什么好事的媒体,添油加醋无限放大式的报道。
这第一个教师节的盛况,接连延续了多年,记不清是哪年领到的自行车,我现在还能骑行。老师们领取社会上的这些馈赠,深感责任重于泰山,教学更加投入,学校因此长足发展。
附:教师节简介
教师节,近代中国两次设立。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可是,这个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承认。直到1939年国民政府决定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却仍未在全国推行。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常委会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立了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教师节。
国家建立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因这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没有统一固定的形式庆祝活动。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以便删除
第一段,东县,应为东至县;’事物教职工人人有份,应为实物……,云飞老师若方便请修正一下。再谢!
2020-09-12 17:14